[实用新型]太阳能碳纤维轻便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6567.0 | 申请日: | 200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查丁壬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丁壬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K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信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碳纤维 便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太阳能车,尤其是指一种马达坎入式结构结合车体车架,且车架侧边设有补强孔,可作为碳纤维管的插孔,又,碳纤维管另一端连接前轴套管,接上轻质弹性轮,使全车维持重量轻巧,结构简单的一种太阳能碳纤维轻便车。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节能和环保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许多学者正在研究采用新能源替代污染大而且日益紧缺的石油原料,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也就成为当今汽车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太阳能汽车的工作原理为:将太阳能转发成电能,再将电能转发为机械能,即太阳日照光照射于太阳能板的太阳晶片上,使太阳晶片吸收太阳日照光能透过半导体,使产生负极及正极,形成电压降,再经导电线传送至太阳能马达,使马达驱动,产生机械能,从而带动汽车运行。
然而,目前的太阳能车,结构复杂组装繁琐,材质过重而无法快速行走,太阳能板使用较多,而导致面积较大,成本较高,无法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碳纤维轻便车,其包括:一车架、一驱动装置及至少一弹性轮;该驱动装置系坎设于该车架上,再该驱动装置驱动该弹性轮,用最简便的方式,以达到太阳能驱动车体,减少太阳能板以减轻重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碳纤维轻便车,藉由该弹性轮的运用,以达到其避震即可于不平路面行走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太阳能碳纤维轻便车,其包括,
一车架,其具有一连接架、至少一碳纤维管、至少一前轴套管、一碳纤维齿轮轴及一碳纤维前轴,其中,该连接架上具有一马达座、至少一补强件及至少一车架轴孔;其中该马达座与该连接架系为一体,其设于该连接架之上端,又该补强件系固设于该连接架之内侧面之顶部,与该连接架之内侧面连接形成一补强孔;再该车架轴孔系设于该连接架两端垂臂上,且遥遥相对;又,
该碳纤维管之其中一端系固设于上述连接架之补强孔中;再,
该前轴套管系分别套固于上述碳纤维管之另一端,其上分别设有一前轴穿孔;又,
该碳纤维齿轮轴系穿设于上述车架之连接架两端垂臂的车架轴孔中,其上设有一碳纤维齿轮;再,
该碳纤维前轴系穿设于上述前轴套管之前轴穿孔中;
一驱动装置,其固设于该连接架上,其具有一太阳能板及一马达装置:其中,该太阳能板设于该马达装置之上方,其具有一连接导线;又该马达装置系坎设于上述连接架之马达座上,其具有一连接触点,与上述太阳能板之连接导线进行电力连接,及一马达齿轮,与上述碳纤维齿轮轴之碳纤维齿轮动力连接,即当该马达作动时带动该马达齿轮作动,从而带动该碳纤维齿轮轴作动;及,
至少一弹性轮,其分别固设于上述碳纤维齿轮轴及上述碳纤维前轴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碳纤维轻便车,其包括:一车架、一驱动装置及至少一弹性轮;其中,该车架具有一连接架、至少一碳纤维管、至少一前轴套管、一碳纤维齿轮轴及一碳纤维前轴;且该碳纤维管之其中一端系固设于该车架上,又该前轴套管系套固于该碳纤维管之另一端,再该碳纤维齿轮轴穿设于该连接架,又该碳纤维前轴穿设于该前轴套管;又,该驱动装置系坎设于该车架上,与该碳纤维齿轮进行动力连接,再,该弹性轮系分别固设于该碳纤维齿轮轴及碳纤维前轴之两端;以达到其太阳能驱动车体,减少太阳能板以减轻重量,降低成本;及藉由该弹性轮的运用,达到其避震即可于不平路面行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太阳能碳纤维轻便车,其包括: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车架10,其具有一连接架11、至少一碳纤维管12、至少一前轴套管13、一碳纤维齿轮轴14及一碳纤维前轴15,其中,该连接架11上具有一马达座111、至少一补强件112及至少一车架轴孔113;其中,
该马达座111与该连接架11系为一体,其设于该连接架11之上端,又该补强件112系固设于该连接架11之内侧面之顶部,与该连接架11之内侧面连接形成一补强孔114;,再该车架轴孔113系设于该连接架11两端垂臂上,且遥遥相对;又,
该碳纤维管12之其中一端系固设于上述连接架11之补强孔112中;再,
该前轴套管13系分别套固于上述碳纤维管12之另一端,其上分别设有一前轴穿孔131;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丁壬,未经查丁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