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雷接地保护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66193.2 申请日: 2009-07-24
公开(公告)号: CN201498604U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乔万尼·博斯凯蒂 申请(专利权)人: 西佩意意大利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R4/28 分类号: H01R4/28;H01R4/30;H01R4/42;H01Q1/48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
地址: 意大利米*** 国省代码: 意大利;IT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避雷 接地 保护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装置,尤其是避雷保护接地装置,主要适用于连接天线和接收以及传输设备的同轴电缆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闪电是一种在呈不同电极之间的巨大云层间的猛烈、极端的放电现象,是由于在云层间由于有不同的电势存在,把电介体击穿而形成。这种在不同电势之间产生的雷电,取决于在云层中的电荷的数量,它可以达到的106----109伏特的电压。产生的电流取决于电离的程度,可以达到10.000-200.000安培的电流。闪电破坏的后果是被闪电击中,几百毫安的电流击中就能造成人体严重的损伤和病痛。

在最初的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对闪电的研究后的近100年时间后,在1836年法拉第认为电荷集中于物体的表面,他用静电发电机和用金属网盖的盒子做了实验,该试验证实了在盒子的内部没有产生电流,在盒子的外表面产生了电流。从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几种保护装置,用于不同的环境发挥不同的功效,有接地系统,过压保护,安全箱等。

在远距离通信系统中,由跳线或天线馈线将天线和包括放大器,滤波器和再传输设备进行连接。

西佩意意大利有限公司(CPE ITALIA S.P.A)曾经提供了接地装置,可以保护如此脆弱的传输系统。

该装置由处于内部中心的波纹不锈钢板通过不锈钢外包壳紧固在电缆上,在不锈钢外包壳和波纹不锈钢板间有橡胶圈,起到防水的效果,避免漏电和耐腐蚀。

内部的链接是有不锈钢的波形板和同轴电缆连接,借助于一根适当的外引电缆,连接塔的金属结构,假如闪电光顾,电流将会穿过同轴电缆的外表面,接地装置,和金属塔,而连到地面。

尽管该装置在几年的使用中证明了它的功能,但是在结构和安装部分仍然需要改良和完善。

至于对结构的关注,有几处主要地方进行了重新考虑,也改善了产品性能和内部的复杂性:

1、内部的复杂性;

2、随着时间的流逝,外部电缆和连接中心通过焊接进行连接的方式,增加了电阻,而减弱了电流和设备的使用功效;

3、橡胶圈使设备有防水的功效,符合IP67标准,橡胶圈通过EPDM T60模具注塑,硬度有60邵氏硬度,这意味着需要0.2顿/平方厘米的压力来成型。这对生产时间和设备的使用造成了高消耗。

安装必须考虑几个因素,金属塔有10-30米的高度,因此就必须考虑安装操作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避雷接地保护装置,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避雷接地保护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低消耗,节省生产时间的避雷接地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雷接地保护装置,包括外包壳、连接中心,所述外包壳内表面中部装置连接中心,外包壳内表面其余部位均设橡胶圈。

所述外包壳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向外弯折的一对弯折面,两弯折面内壁均设有橡胶圈,两弯折面上设有相对应的开孔,所述开孔通过螺丝和螺母进行紧固连接。

所述连接中心为导电材质的波纹板。

所述外包壳的外表面连接有外引电缆,外引电缆通过螺丝和螺母紧固连接在外包壳的外表面。

所述外包壳的材料为不锈钢。

所述橡胶圈的材料为热塑性橡胶,橡胶圈成型后的硬度不小于60邵氏硬度。

所述螺丝通过塑料垫圈和外包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外包壳及螺丝、螺母将连接中心与同轴电缆紧固连接,安装简单并减小了电阻,采用了由热塑性橡胶材料做成的橡胶圈,降低了橡胶圈成型需要的压力,节省了生产时间同时降低了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传输接受装置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和同轴电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的爆炸图。

其中:1、避雷接地保护装置;2、连接中心;3、外包壳;4、橡胶圈;5、外引电缆;6、螺丝;7、螺母;20、天线;21、金属塔;23、避雷针;24、内室;25、同轴电缆;26、接地电缆;27、接地片;100、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接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佩意意大利有限公司,未经西佩意意大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6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