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汽车座椅结构失效的加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5770.6 | 申请日: | 200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1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宇;刘强 |
| 主分类号: | B60N2/08 | 分类号: | B60N2/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汽车座椅 结构 失效 加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结构加强安全装置,尤其是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或对汽车座椅进行前拉的静力试验时防止汽车座椅结构失效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的安全性也被广泛地关注。同时,国家也制定了强制性的汽车安全性法规,例如:汽车整车碰撞安全性法规-GB11551-2003中规定,汽车座椅在发生碰撞工况时,汽车座椅要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汽车座椅强度安全性法规-GB15083-2006中规定,在规定试验中,座椅系统中的所有结构不应失效且能承受额定载荷;汽车座椅安全带强度安全性法规-GB14167-2006中规定,在规定试验中,座椅系统结构应该能承受额定载荷。另外,在载客汽车的范围内(M1类),绝大部分的汽车的前排座椅是“三点式”安全带锚固点方式,其中两个点固定在车体上,第三个点固定在汽车座椅的内侧后部(汽车的前排座椅靠近车门的侧面称作外侧,靠近中通道的侧面称作内侧)。由于安全带有两个固定点是在车体上,因而在汽车冲击和碰撞时其对汽车座椅的破坏是非常微小的。被人关注的是固定在汽车座椅内侧后部的第三个固定点的受力情况,当汽车受到冲击和碰撞时,安全带对汽车座椅的破坏主要集中在第三个固定点的区域。另外,汽车前排座椅具有一个滑动机构,当汽车座椅受到安全带引起的向前向上的力时,汽车座椅的滑动机构的上滑轨,在汽车座椅的后部内侧位置会被拽起、拔出,导致汽车座椅倒塌和结构整体失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前排座椅在受到冲击和碰撞时容易发生倒塌和结构失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汽车座椅结构失效的加强装置,所述加强装置位于汽车座椅内侧的后部,其被设置成让座椅的上部结构能进行滑动,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上滑轨的两个末端向上弯曲,下滑轨的两个末端向下弯曲,使得上滑轨和下滑轨在受力时能相互钩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第一加强件与下滑轨进行螺栓的锚固连接,第二加强件与上滑轨进行螺栓的锚固连接,第一加强件与第二加强件在末端相对形成钩状结构,使得在受力时能够相互制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强装置不仅能够大大减少汽车座椅在试验中被破坏的可能性,而且完全满足GB11551-2003、GB15083-2006、GB14167-2006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前排驾驶员座椅的侧视图;
图2是包含有加强装置的滑动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汽车前排驾驶员座椅的侧视图。在图1中,汽车座椅具有上部结构11和滑动机构12,在载客汽车的范围内(M1类),绝大部分的汽车的前排座椅是可被滑动调整前后位置的,也就是说,上部结构11可以通过滑动机构12前后滑动,甚至左右滑动。因此,从结构上来看,座椅能被滑动的上部结构和固定在车体的下部结构是相对独立的。
图2是包含有加强装置的滑动机构的结构图。在图2中,滑动机构包括有上滑轨21、下滑轨22。上滑轨21的两个末端向上弯曲、下滑轨22的两个末端向下弯曲,使得上滑轨21和下滑轨22之间形成在受力时能相互钩住的区域A。在GB11551-2003的国标强制汽车安全试验中,当整车以50Km/H的速度与刚性蔽障发生100%的正面碰撞时,试验中使用的假人会出现向前向下的运动趋势,由于安全带绑缚着假人,所以,由于假人运动而产生的力被安全带传递到座椅上。如上所述,三点式安全带的其中两个锚固点是在车体上,因而对汽车座椅的破坏是非常微小的。所以,最被关注的是固定在汽车座椅内侧后部的固定点的受力情况。此时,汽车座椅内侧后部固定点的位置受到一个向前向上的力,向前的力被汽车座椅的锁死机构承受住。汽车座椅在此位置受到的向上的力,只能通过汽车座椅上滑轨21和汽车座椅下滑轨22的部分区域A去承受,此时很容易发生汽车座椅的上滑轨21从汽车座椅的下滑轨22中拽起、拔出,从而导致汽车座椅的前部溃塌和汽车座椅的前后滑动系统失效,致使试验失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滑动机构不仅包括有上述上滑轨21和下滑轨22,还包括第一加强件23和第二加强件24,其中第一加强件23和第二加强件24装载于汽车前排座椅的内侧的后部,第一加强件23与汽车座椅的下滑轨22进行螺栓的锚固连接,第二加强件24与汽车座椅的上滑轨21进行螺栓的锚固连接,第一加强件23与第二加强件24在末端相对形成钩状结构,使得在受力时形成相互制约的B区域。第一加强件23和第二加强件24分别是厚度1-3mm的钣金冲压件,其材料可以是宝钢的标准材料,也可以是其它非标准材料。在座椅内侧后部受到向前向上的力时,第一加强件23和第二加强件24在B区域形成了一个新的承受区域,从而大大减少汽车座椅在试验中被破坏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宇;刘强,未经王宇;刘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7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球面滚子
- 下一篇:触控式鼠标的驱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