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5697.2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4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芝娴;卢金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芝娴;卢金鸿 |
主分类号: | B62K21/18 | 分类号: | B62K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旋转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能稳固地结合旋转盘与底座的旋转器结构。
背景技术
受到全球气候暖化、国际油价高涨及休闲运动风气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兼具环保、健身及交通功能的自行车作为短程代步或运动的工具,不但时尚、省钱又可节能减碳,结果造成了环保概念的商机,连各大商场也纷纷推出自行车的各类产品,因为随着消费者的环保减碳意识逐渐抬头,加上周休二日,使得自行车对现代人来说,不再只是购物、访友与运输的代步工具,而且自行车具有不耗油、无噪音、无污染与使用方便等优点,更是被许多人当作健身、运动工具,甚至是利用自行车作为环岛的休闲、旅游良伴。
上述的自行车被用于特技而将手把相对于车体三百六十度旋转时,必须于自行车的前管套设有一旋转器,请参照图5所示,该旋转器包括有一底座6、一旋转盘7及一固定环8,其中:
该底座6包含有一套设环61及两与套设环61相结合的支脚62,于套设环61的外表面环形凹设有一装设槽611,且该套设环61斜向设有一穿设过套设环61的切缝612,使该套设环61具有两相贴合的斜面,另套设环61在位于装设槽611下方的外表面向内凹设有一抵靠环613,而各支脚62分别成型于套设环61的底缘;
该旋转盘7可转动地与底座6相结合,于内部设有一容设空间71,另该旋转盘7于顶面设有一孔径比容设空间71小的上穿孔72,且于底面设有一孔径大于上穿孔72的下穿孔73,使上穿孔72、下穿孔73与容设空间71相连通,该旋转盘7于容设空间71的内壁面凹设有一可与套设环61的装设槽611相对连通的环槽74,且于环槽74及装设槽611之间设有多个滚珠75;
该固定环8与底座套设环61的内表面相套设结合。
然而,上述的旋转器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有下列的缺陷:
1.上述的旋转器由于滚珠未作固定而可于环槽及装设槽之间自由滚动,若是在滚珠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将会因为所有滚珠集中于某一侧,导致旋转盘与底座仅有该侧固定而相互分离,造成手把不稳固,甚至于影响到自行车骑士的安全。
2.上述的旋转器必须使用大量的滚珠,才能将旋转盘可转动地与底座相结合,导致旋转器的重量增加,也造成制作成本的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器结构,其解决现有旋转器结构的滚珠使用时由于集中于某一侧而导致底座自旋转盘的内侧脱落的缺陷,使旋转盘与底座稳固的结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一种旋转器结构,该旋转器结构具有旋转盘,旋转盘的内侧设有底座,而旋转盘与底座之间夹掣有滚珠,其中,旋转盘与底座之间设有滚珠架,且将滚珠卡固于滚珠架。
上述的旋转器结构,其中,该旋转盘与该底座形成有相对应的环槽,环槽中设置该滚珠。
上述的旋转器结构,其中,该滚珠架的顶端设有防尘盖。
上述的旋转器结构,其中,该底座设有卡缘,且该防尘盖设有卡槽,并将该卡缘结合于所述卡槽。
上述的旋转器结构,其中,该防尘盖设有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凹设有该卡槽。
上述的旋转器结构,其中,该底座形成有支脚。
上述的旋转器结构,其中,该滚珠架开设有缺口,并将该滚珠卡入所述缺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该旋转器结构具有一滚珠架,可将所有的滚珠平均分布于旋转盘与底座之间而使滚珠达到受力平均,稳固的结合旋转盘与底座,并可避免所有的滚珠于实施使用时集中于某一侧而导致底座自旋转盘的内侧脱落,以减少滚珠的数量,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也能大幅减轻整体的重量,极具实用性及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器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其主要具有一旋转盘,旋转盘的内侧套设有一底座,而旋转盘与底座之间夹掣有多个滚珠,并于旋转盘与底座之间设有一滚珠架,且将各滚珠卡入滚珠架底端所等距开设的各缺口,使得所有的滚珠可配合滚珠架的各缺口而平均分布于旋转盘与底座之间达到受力平均,稳固地将旋转盘与底座结合为一体而可供转动,并可避免所有的滚珠于实施使用时集中于某一侧而导致底座自旋转盘的内侧脱落,再于滚珠架的顶端设有一防尘盖,以避免灰尘等累积于旋转盘与底座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放大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旋转盘 11:环槽 12:滚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芝娴;卢金鸿,未经陈芝娴;卢金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6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瓶脱标脱盖机
- 下一篇:引擎曲轴箱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