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5554.1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7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柴永森;陈晓燕;邓治纲;陈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通信有限公司;上海海莱威无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13/50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连接件。
背景技术
长时间以来,4PIN的USB都是电子设备与电脑之间的标准接口,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需要使用USB产品来与电脑交换数据,现有的USB产品多采用标准的USB连接件,USB产品的前端设置专用USB连接件,通过该USB连接件与USB口相连。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USB连接件,因本身受USB标准接口的限制,厚度一般都较大,占用较大的空间,外形较大,既不便于携带,也不符合电子产品应简约、精致的人性化设计。
并且,现有技术提供的USB连接件需要采用焊接工艺将FPC连接线和金手指焊接成为一体,焊接困难,工艺可靠性差并且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USB连接件,实现USB连接件的轻薄的同时,简化了工艺、也降低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USB连接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USB连接件,用于与USB母座相插接,所述USB连接件包括:基体、FPC连接线和用于与所述USB母座连接的金手指,所述FPC连接线的一端与金手指一体成型于所述基体表面,另一端与主板连接。
所述USB连接件还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
所述下支架、基体和上支架之间利用超声波焊接组装起来,同时利用自攻牙螺丝把所述下支架、基体和上支架锁固。
所述一体成型的所述FPC连接线和金手指通过双面胶或热熔胶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所述USB连接件还包括卡扣结构的加强板,所述FPC连接线通过所述加强板卡合在所述基体上。
所述金手指表面不低于所述基体表面,所述金手指表面高出所述基体表面高度为0-0.1mm。
所述金手指表面覆有镀金层,所述镀金层的厚度为15μ。
所述USB连接件还包括:不锈钢外壳,所述不锈钢外壳通过热熔胶部件与所述基体组装在一起。
所述不锈钢外壳的厚度为0.4mm。
所述FPC连接线连接有接地弹片,所述接地弹片与所述接地弹片相连接。
所述FPC连接线连接有接地泡棉,
所述不锈钢外壳通过所述接地泡棉与所述FPC连接线的露铜区域相连接,然后通过FPC连接线与主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SB连接件通过将FPC连接线与金手指一体成型于基体表面,减少了USB连接件的厚度的同时,也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SB连接件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SB连接件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SB连接件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支架; 2-FPC连接线; 3-加强板;
4-下支架; 5-热熔胶部件; 6-不锈钢外壳;
7-自攻牙螺丝; 8-接地弹片; 9-接地泡棉;
10-USB连接件; 11-基体; 21-金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USB连接件,实现USB连接件的轻薄的同时,简化了工艺、也降低了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SB连接件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SB连接件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SB连接件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SB连接件分解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USB连接件10,用于与USB母座相插接,包括:基体11、FPC连接线2和用于与USB母座连接的金手指21,FPC连接线2的一端与金手指21一体成型于基体11表面,另一端与主板(即PCB板)连接。
USB连接件10的厚度主要取决与基体11的厚度,基于标准USB母座端口的特点,即USB母座端口有一部分厚度并非用来满足连接功能,因而USB连接件10在保证连接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降低了基体11的厚度,这样,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整个USB连接件10的厚度。使得使用本USB连接件10的电子设备厚度可以更薄,以满足目前电子通信设备轻薄化发展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通信有限公司;上海海莱威无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通信有限公司;上海海莱威无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头、插座和电缆
- 下一篇:晶圆接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