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侧键装置及具有该侧键装置的便携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5548.6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黄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具有 便携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侧键装置及具有该侧键装置的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它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即时通讯的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3G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正成为一种多功能的智能终端。各种功能的日益完善,也促使手机侧键的广泛应用。
如图1所示,手机传统的侧键装置包括键帽101、硅胶主体102和侧键电子开关103,所述键帽101与硅胶主体10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平面的接触面104,所述键帽101的横向中心线与所述侧键电子开关103的横向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键帽101的横向中心线和侧键电子开关103的中心线均与所述接触面104垂直。在使用侧键装置对手机进行操作时,用户按压所述键帽101,键帽101将用户按压产生的力传递给硅胶主体102,进而由硅胶主体102将该按压产生的力传递给侧键电子开关103,启动侧键电子开关103,从而实现利用侧键装置对手机的操作。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采用传统的侧键装置,当手机跌落时,若侧键装置垂直跌落在地面,则键帽101将把跌落时产生的冲击力通过硅胶主体102全部传递给侧键电子开关103,很容易对侧键电子开关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侧键装置及具有该侧键装置的便携终端,能够减少便携终端跌落时对侧键电子开关的冲击,提高便携终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侧键装置,包括:硅胶主体,设置在硅胶主体外侧、与所述硅胶主体连接的键帽,以及位于硅胶主体内侧、设置于便携终端主板上的侧键电子开关,所述键帽为内凹结构,所述硅胶主体与所述键帽形成的接触面为凸台形平面,所述键帽的横向中心线与所述侧键电子开关的横向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所述键帽与硅胶主体之间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硅胶主体内侧、对应所述侧键电子开关的位置为凸台形结构。
其中,所述便携终端的壳体上、朝向硅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所述凸台的顶部与所述硅胶主体之间留有空隙。
一种具有该侧键装置的便携终端,包括壳体、主板和侧键装置,所述侧键装置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侧键装置包括硅胶主体,设置在硅胶主体外侧、与所述硅胶主体连接的键帽,以及位于硅胶主体内侧、设置于所述主板上的侧键电子开关,所述键帽为内凹结构,所述硅胶主体与所述键帽形成的接触面为凸台形平面,所述键帽的横向中心线与所述侧键电子开关的横向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其中,所述键帽与硅胶主体之间通过胶水粘接在一起。
其中,所述硅胶主体内侧、对应所述侧键电子开关的位置为凸台形结构。
其中,所述壳体上、朝向硅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所述凸台的顶部与所述硅胶主体之间留有空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键装置及具有该侧键装置的便携终端,所述侧键装置的键帽为内凹结构,所述硅胶主体与所述键帽形成的接触面为凸台形平面,从而使硅胶主体的厚度增加,增加键帽的缓冲作用;所述键帽的横向中心线与所述侧键电子开关的横向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使所述侧键电子开关的中心偏离所述键帽的中心设计,当键帽受到冲击时,有偏移的空间,能够减少对侧键电子开关的冲击;所述壳体上、朝向硅胶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凸台,当键帽受到冲击时,压迫硅胶主体与凸台接触,从而可以通过凸台将对键帽的冲击传递到便携终端的壳体,减少对侧键电子开关的冲击;此外,所述侧键装置的结构简单,不会增加便携终端产品的整体成本,且可装配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侧键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键装置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侧键装置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5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安装一体式环状波纹管电缆连接器
- 下一篇:管内包覆可调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