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类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5339.1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7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德利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15/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类转接头,尤指一种作为输水管出水口与外接组件,如水龙头或淋浴用莲蓬头或外接软管的结合媒介,用户要与外接组件结合前,以输水管的外螺纹对准本体的反向内螺纹或正向内螺纹,外接组件的外螺纹对准本体的正向内螺纹或反向内螺纹,此时,可先调整外接组件至确定装设的方向,再转动本体,即可将输水管与外接组件结合,让外接组件的装设方向准确无误,方便使用者的安装使用。
背景技术
按习知转接组件,如图1及2所示,包含:
输水管A设有外螺纹A0;
外接组件B,是以水龙头解释之,但并不限于水龙头,如淋浴用莲蓬头或外接给水软管或转接组件C(如图3所示)亦是;外接组件B设内螺纹B0;
转接头1,设外螺纹10,外螺纹10并可与前述外接组件B的内螺纹B0互相螺合,并于螺合前需先设置一止漏垫圈11,转接头1外侧设大环围12;设活动螺帽13,活动螺帽13一侧设内缩环围130,内缩环围130内侧与前述转接组件1的大环围12内侧互相抵触,在转接头1与外接组件B栓设结合之前,应将活动螺帽13自转接头1另侧套设,并于转接头1与外接组件B栓设结合后,让转接头1与活动螺帽13结合,并将活动螺帽13设置于转接头1前端,让活动螺帽13形成自由转动状;再前述活动螺帽13设内螺纹131,该内螺纹131与输水管A的外螺纹A0栓设,并于活动螺帽13与输水管A之间设有止漏垫圈14。
为了让前述外接组件B与输水管A结合后,保持应有的设置位置与方向,因此,需有以活动螺帽设置之,于转接头先与外接组件结合后,再转动活动螺帽,将转接头的活动螺帽与输水管栓设结合,造成转接头的结构过于复杂,且安装设亦有其不便之处,若无该转接头及又设置了活动螺帽,则无法让外接组件与输水管的出水口依据一定方向设置,更会造成安装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类转接头,其安装方便,使用者先将外接组件的设置方向调整确定之后,再转动本体将外接组件与输水管直接栓设,安装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类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本体,设正向内螺纹与反向内螺纹,并于正向内螺纹与反向内螺纹之间设有止漏垫圈;如此,正向内螺纹或反向内螺纹与外接组件的外螺纹栓设结合;而反向内螺纹或正向内螺纹则可与输水管的外螺纹栓设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类转接头,该管类转接头是在外接组件前加设一字型、L字型或双向T字型、Y字型转接组件,使管类转接头的运用更加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管类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至少包含:本体,设正向内螺纹与反向内螺纹,并于正向内螺纹与反向内螺纹之间设止漏垫圈;转接组件,转接组件具有至少两个外螺纹,其中一个外螺纹与本体一端的正向内螺纹或反向内螺纹栓设,其他的外螺纹与外接组件的外螺纹栓设结合,本体另一端的反向内螺纹或正向内螺纹与输水管的外螺纹栓设结合;以输水管的外螺纹对准本体的反向内螺纹或正向内螺纹,转接组件外螺纹对准本体的正向内螺纹或反向内螺纹,再转动本体,即可将输水管与转接组件结合,让转接组件的装设方向准确无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外接组件与输水管的出水口依据一定方向设置,使装设方向得以准确无误,方便使用者的安装使用。转接组件的应用,可于转接组件上再设置其他用途的延伸组件(即多个外接组件),如各式供水软管等,使本实用新型的运用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转接头的运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D部分放大视图。
图3是习知转接头的另一种运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运用剖视图。
图5是图4的E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6的7-7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本体之分解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本体另一实施例之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与转接组件搭配运用的实施例一分解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与转接组件搭配运用的实施例二分解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与转接组件搭配运用于出水龙头的装设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与转接组件搭配运用于洗手台下方的装设状态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外接组件2 外螺纹20、
本体3、 正向内螺纹30、 反向内螺纹31、
止漏垫圈32、 翼部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德利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亚德利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铣床纵向丝杆螺母
- 下一篇:梳子的半自动组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