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穿透率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5152.1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颜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志坚 |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H05B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透 发光二极管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高穿透率发光二极管(LED)显示装置,尤指一种利用侧发光LED(side LED)的长形显示条,以缩小其正向高度、面积,并通过多条支撑件连接于多支平行间隔排列的长形显示条所构成的显示装置,以增进显示装置的透光率的高穿透率发光二极管(LED)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显示系统在其组装的布置上会完全挡住其安装位置,且无透光空间,为了改善上述的缺点,目前已使用一种穿透式的显示系统,所述穿透式显示系统以纵向垂直方式等距布设多个顶发光LED(top LED)11,以使LED由其顶面发光且向外照射。
以目前具较好设计的穿透式显示系统而言,将多个顶发光LED(top LED)11等距设置于电路板12上,并使顶发光LED 11的发光方向垂直于电路板12,且控制驱动LED的电子零件同时设置于电路板12上而需较大使用面积的电路板12;所述电路板12设置于水平框架13内,通过多个等距的水平框架13并利用多个垂直框架14作为上下电路间控制信号及电源的连通通道,以形成一显示系统如图1所示;整个显示系统可区分为多个模组15(大小为80cm×80cm),并利用多个连接件16连接多个模组15以形成一显示系统如图2所示。
参考图1所示的面积A’,所述穿透式显示系统以相邻二顶发光LED 11的间距50mm为例,计算其单点透光率如下:单一显示点面积A’=50mm×50mm=2500mm^2;水平框架占用面积B’=11mm×50mm=550mm2;垂直框架占用面积C’:6mm×50mm=300mm2;透光率=(A’-B’-C’)/A’=(2500-550-300)/2500=66%。
由上可知,一般穿透式显示系统的透光率只能达到60~70%,再加上连接件16及电源信电缆17的面积,会再降低其透光率。
针对如何提供一高穿透率的显示装置以提高其透光率,确实是相当重要且有其必要性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穿透率发光二极管(LED)显示装置,包含:多支横向水平及/或纵向垂直的平行间隔排列的长形显示条,所述等显示条主要由一长框架、一电路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LED)构成;多条支撑件,用以连结并支撑所述显示条;一电源线,连接于显示条以提供电源;及一信号线,连接于显示条上用来传送电子信号,通过电源线及信号线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发光而达成显示效果;其中,所述长框架内部设具一长形室腔用以承载电路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LED),而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LED)采用侧发光发光二极管(side LED),并沿显示条长度方向等距布设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以平行方式嵌入所述长框架内部的长形室腔中,以缩小长框架的正向高度,进而相对减少显示条或长框架的正向面积,以增进显示装置的透光率。
本实用新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穿透率发光二极管(LED)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件及电源线进一步可组合成一电缆支撑件,而连接于多支平行间隔排列的长形显示条上,以减少原有支撑件及电源线的体积,藉此可再增进所述高穿透率电子讯息显示装置的透光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穿透率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含多支横向水平及/或纵向垂直的平行间隔排列的长形显示条、多条支撑件、一电源线及一信号线,其中:
所述显示条,主要由一长框架、一电路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构成,所述长框架内部设具一长形室腔用以承载所述电路板及多个发光二极管,所述电路板以平行方式嵌入所述长框架内部的长形室腔中,所述发光二极管是侧发光发光二极管,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沿所述显示条长度方向等距布设在所述电路板上。
所述支撑件,用以支撑所述显示条。
所述电源线,连接于所述显示条以提供电源。
所述信号线,连接于所述显示条上用来传送电子信号,通过所述电源线及所述信号线以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发光而达成显示效果。
实施时,所述长框架的厚度为3.8mm。
实施时,所述侧发光发光二极管的厚度为1mm。
实施时,所述电路板的厚度为0.8mm。
实施时,所述多条支撑件由钢丝线构成。
实施时,所述长框架由透明材质构成。
实施时,所述支撑件及所述电源线组合成一电缆支撑件。
实施时,所述电缆支撑件构造的中心为钢丝线,该钢丝线外侧设有一电源线而在该电源线外侧包设一包覆层。
实施时,所述包覆层由PVC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志坚,未经颜志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防裂结构的导光树脂灯箱
- 下一篇:具有电容式轨迹板功能的塑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