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5147.0 | 申请日: | 200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詹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德威 |
主分类号: | E04C5/00 | 分类号: | E04C5/00;E04B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心 块体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心轻量块体,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中空楼板建筑,于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一组呈十字交错的浅沟部与深沟部,并于每一浅沟部内设有一组钢筋结合单元,以卡合位于浅沟部内的钢筋,以此可与上、下钢筋层的钢筋交错处相结合的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于建筑中空楼板时,一般是将实心轻量块体(例如保利龙)埋入上、下钢筋层内,以达到楼板减重、隔热与隔音等效果,以此取代传统的混凝土楼板。然而,当埋设实心轻量块体时,若未使用任何固定用具,由于实心轻量块体所具有的轻量性质,将导致实心轻量块体于灌浆时自原埋设的位置脱离并浮起。如此,不仅无法将实心轻量块体固定于预定位置,浮起的块体更将妨碍灌浆的进行。
为解决此一技术问题,或有使用固定铁架(例如豆荚型固定铁架或T字型固定铁架)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具体而言,是在实施时,将实心轻量块体先置放入固定铁架内,再将固定铁架连同其中的块体一起埋入钢筋层内。以此,虽可避免实心轻量块体于灌浆时浮起的问题,但却伴随有两个缺点:其一,固定铁架的使用将大幅增加整体营建成本;其二,由于固定铁架本身的重量并不算入整体结构的强度,因此固定铁架的使用对于整体结构强度并无任何贡献。
为在克服实心轻量块体于灌浆时浮起问题同时,一并解决使用固定铁架所导致的提高,亦有于中空楼板建筑中使用压筋与座筋。具体来说,是于一般上、下钢筋层的钢筋(以下称为肋筋)所形成网状结构的格子处,于上方以及下方分别压合额外的钢筋;于上方压合者称为压筋,于下方压合者则称为座筋。凭借压筋与座筋的使用,可将实心轻量块体夹合于上、下钢筋层间,以形成夹心式钢筋网结构。
然而,若仅将压筋与座筋直接压合于实心轻量块体的上、下两侧,虽可解决前述问题,但又将产生另一新的问题。当实心轻量块体直接与钢筋相接触时,该钢筋所可被裹覆的混凝土将势必减少,如此将导致该钢筋握裹力不足。一般而言,钢筋周缘必须裹覆至少2.5公分厚的混凝土,方可获致足够的握裹力。除握裹力不足问题外,压筋与座筋的使用亦将无可避免地导致成本的提高。
有鉴于此,为改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提出一种使用于中空楼板建筑的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以此可在不使用压筋与座筋的情况下,仍能将实心轻量块体稳固夹合于钢筋层间,以避免实心轻量块体于灌浆时浮起的情形,并可降低整体营建成本,同时维持与实心轻量块体周围直接接触的钢筋的握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中空楼板建筑的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以此在不使用压筋与座筋的情况下,仍能将实心轻量块体稳固地夹合于钢筋层间;除可避免实心轻量块体于灌浆时浮起的情形外,亦可同时降低整体营建成本,并维持邻近实心轻量块体的钢筋的握裹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中空楼板建筑的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在不需使用任何公知的固定铁架(例如豆荚型固定铁架或T字型固定铁架)或不需对钢筋进行绑扎的前提下,于灌浆时,仍得以避免实心轻量块体或整体中空楼板浮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中空楼板建筑的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通过改变块体高度,可相对应于不同跨距距离需求,而改变中空楼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中空楼板建筑的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其本身可作为上、下钢筋层间的支撑,藉以减少所需支撑装置的数量,而进一步降低整体施工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使用于中空楼板建筑,供置放于上、下钢筋层的钢筋交错处间,包括有一实心轻量块体以及二组钢筋结合单元;其中,前述实心轻量块体于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有一组呈十字交错的浅沟部与深沟部;前述两组钢筋结合单元则分别设置于前述浅沟部内,每一组钢筋结合单元包括至少一钢筋卡座,供卡合位于浅沟部内的钢筋。
于实施时,每一钢筋卡座较佳更包括一本体、一固定部以及一卡合部;其中,前述固定部设置于该本体的一端,供插入浅沟部底侧,以将该钢筋卡座固定于浅沟部内;前述卡合部则设置于本体另一端,供卡合埋设于浅沟部内的钢筋。
于实施时,前述实心轻量块体组合结构较佳更包括两组支撑单元,每一组支撑单元形成于深沟部内,并具有至少一支撑座,且于每一支撑座顶端设有一凹陷,供容纳上、下钢筋层的钢筋。
于实施时,该实心轻量块体较佳设计为胶囊形长条体,具有一中央部以及位于该中央部两端的端部;且该中央部的高度较佳介于1至30公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德威,未经詹德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51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