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部健身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3325.6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仪晃;林章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仪晃;林章丰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1 | 代理人: | 葛强;张一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部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呼拉圈,尤指一种腰部健身器,其可供使用者水平扭动腰部或是垂直摆动腰部来达到健身效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呼拉圈主要为一环状体,使用呼拉圈时,使用者以腰部穿套在呼拉圈内,扭动腰部以令呼拉圈沿着腰部不断甩动,由此,使用者可运动腰部肌肉,由此保持腰部曲线,避免囤积脂肪。
然而,传统呼拉圈具有下列数项缺点。
首先,呼拉圈缺乏定位在腰部上的手段,因此,初学者在未学会正确扭动腰部以前,往往无法持续甩动呼拉圈而不令呼拉圈下坠,因此造成初学者的严重挫折感。
再者,呼拉圈的重量平均,缺乏额外的配重物,对已经熟悉呼拉圈使用方式的使用者而言,使用呼拉圈几乎不费力,因此,若不能适度增加呼拉圈的重量以及难度,呼拉圈对于熟练者的健身效益会大打折扣。
此外,呼拉圈使用时会不断撞击使用者腰部而造成使用者之运动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人有鉴于传统呼拉圈不易上手且缺乏难度调整机制等各种缺点,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腰部健身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腰部健身器,其可供使用者水平扭动腰部或是垂直摆动腰部来达到健身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令上述腰部健身器包含有:
一腰垫,用以抵靠于腰部;
一重力盘,为碟状而以一侧枢设在腰垫上,以使重力盘可沿通过自身中心的一径线旋转,重力盘内形成有一容置空间;以及
一离心配重装置,设置在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旋臂以及一配重部,旋臂具有一枢设于重力盘中央的枢设端以及一相对枢设端的连接端,配重部连接在连接端上而可绕着枢设端旋转。
通过上述技术手段,当使用腰部健身器时,使用者可以腰垫抵靠前腹部或是侧腹部,并以双手抱持重力盘,旋转重力盘到水平的角度,接着水平扭动腰部,此时离心配重装置可于重力盘内旋转而产生离心力,使用者则须运用腰力来配合扭动,由此达到极佳的运动效果;使用者也可旋转重力盘到垂直角度,此时使用者改以前后摆动上半身的方式来运动腰部。由于使用者可以双手抱持重力盘,因此可避免传统呼拉圈不上手而容易掉落的问题,此外,离心配重装置可改变重量,因此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而提高获降低重量来获得适当的运动效果,又,重力盘可相对腰部旋转而使腰部进行各种方式的运动。
上述重力盘的容置空间内形成有一枢轴,离心配重装置的旋臂的枢设端上贯穿形成有一枢孔以穿套于枢轴上。
上述离心配重装置旋臂的配重部具有一配重盒、至少一配重块以及一外罩,该配重盒形成在旋臂的连接端且具有一容室,各配重块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容室内,该外罩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配重盒上并遮蔽容室。
上述配重盒容室内形成有复数弧形定位槽,各配重块为弧形而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相对应弧形定位槽内。
上述离心配重装置的旋臂上设置有至少一滚珠以接触重力盘的内壁上的一圆形轨道;配重盒上设置有至少一滚珠以接触重力盘内壁上的另一圆形轨道。
上述重力盘上枢设有一外盖以遮蔽或开启重力盘的容置空间。
上述腰垫上贯穿形成有一装配孔,重力盘上沿径向突伸有一穿入该装配孔的转轴。
上述转轴上径向突伸有一扣爪以扣设在腰垫上。
上述腰垫装配孔的周缘上形成有一弧形定位槽,转轴上径向突伸有一以可滑动方式设置在弧形定位槽的定位块。
上述腰垫由一外壳体以及一内壳体组成,在外壳体上贯穿形成有二穿孔,一腰带贯穿设置在两穿孔上。
上述重力盘由一第一半壳与一第二半壳所组成,该枢轴形成在第一半壳上,该外盖设置在第二半壳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根据第一图的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心配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心配重装置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局部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剖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根据图7的操作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状态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状态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0)腰垫 (11)外壳体
(111)穿孔 (12)内壳体
(13)装配孔 (135)弧形定位槽
(15)腰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仪晃;林章丰,未经陈仪晃;林章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3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装盒
- 下一篇:wii平衡板掌上压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