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罩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3254.X | 申请日: | 200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发 |
| 主分类号: | A41C3/10 | 分类号: | A41C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饰结构,具体提供一种胸罩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胸罩制作方式都需使用缝纫机车缝,难免在胸罩表面留下缝合痕,如此不仅外观不够美观,并且穿着也会产生不适感,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于胸罩的美观、舒适要求。再而现有胸罩制作方式,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以人工方式缝制,配合完成成品。显然,对于生产过程而言,胸罩的罩杯部、背带部、肩带部及其他各部分,须各自裁剪成形,再车缝成型。而车缝过程中,工作者须细心地将各部分对称准确再车缝每一部分,使罩杯及肩带得以左右对称。现有的技术生产效率低,制作工序多,生产过程中多次裁切造成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设计、制作方便、节省成本,更提供穿戴的舒适感、美观感、增长胸罩使用寿命的一种胸罩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罩结构,主要是由两仿胸罩外观的前片布体和后片布体间通过胶体与一W状定位纱和两钢圈压紧粘合形成一胸罩体,所述钢圈设置于所述定型纱凹弧部上边缘;所述胸罩体上边缘形成四个凸耳、两端各形成一结合部,所述凸耳外侧向内翻折,通过压紧粘合动作形成勾合部,作为肩带的勾设;所述接合部通过一公母扣体的开口端嵌合于结合部后,两扣体相扣合形成一背带,所述的钢圈上边缘可各设一罩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概括为以如下:
1.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设计,减低了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实用进步性;
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压紧粘合的设计,实现胸罩的无缝创作,使穿戴舒适,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胸罩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一种胸罩结构的组合图;
图3为一种胸罩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一种胸罩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中:10 胸罩体; 11 后片布体;12 前片布体;
13 定位纱; 14 钢圈; 15 罩杯;
16 公母扣体;161 开口端; 17 胶体;
18 勾合部; 181 凸耳; 19 接合部;
20 肩带; 21 背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胸罩结构,如图1、3所示,主要是由两仿胸罩外观的前片布体12和后片布体11间通过胶体17与一W状定位纱13和两钢圈14压紧粘合形成一胸罩体10,所述钢圈14是设置于所述定型纱13凹弧部上边缘;所述胸罩体10上边缘形成四个凸耳181、两端各形成一结合部19,用一公母扣体16的开口端161嵌合于结合部19后,两扣体16相扣合形成一背带21,所述的钢圈14上边缘可各设一罩杯15。
实施例2:
一种胸罩结构,如图2、4所示,所述凸耳181外侧向内翻折,通过压紧粘合动作形成勾合部18,作为肩带的勾设;配合一肩带20,完成本实用新型一种胸罩结构的成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发,未经张朝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扇之吸顶结构
- 下一篇:低压一阶式大容量塑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