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3224.9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农;王继承;董向前;武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B35/18;A01B35/26;A01B3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土 播种 联合 作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拖拉机配套作用的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
背景技术
播种作业是农业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必须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做到适时、适量、满足农艺环境条件,使作物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基础。
联合作业机具同时能完成整地、筑梗、平畦、铺膜、播种、施肥、喷药等多项作业或其中某几项作业。联合作业机具可以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减轻机械对土壤的压实,缩短作业周期,抢农时,还可以节约设备投资,降低作业成本。因此,联合播种机近几年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是未来种植机械发展的方向。目前用于生产的联合播种机主要有旋耕播种机和整地播种机。
旋耕播种机一次可完成松土除草、旋耕整地、施肥播种、覆土及镇压等多项作业。在机器的前方安装松土除草铲,旋耕整地部分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驱动,排种器和排肥管由地轮驱动。播种施肥装置安装在旋耕机上方,输种管末端为开沟器,播下的种子覆土后由镇压轮压实。
整地播种机是在已耕作的地表进行作业的机具,该机也可一次完成松土、碎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排种器一般采用气力式集中排种装置,排种轮由传动轮驱动。
我国的播种机械经多年的发展,通过自行设计,引进机型,生产了种类繁多的机型。但是在耕作过程对土壤的扰动比较大,这样会造成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流失,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的播种作业机具在工作过程中对土壤的扰动大,土壤水分和营养物质流失比较严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采用一种新颖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松土播种(施肥)一体的作业的过程,避免土壤翻垡和大的土壤扰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依靠虚实并存耕作原理,打破传统全耕松土的模式,能够实现原地放垡与播种的一体化,一次工作可完成松土、碎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可广泛适用于播种玉米、大豆等大粒作物的播种,也可适用于草原改良过程中的补播。
一种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包括变速箱1、机架2,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圆盘5的切割系统和包括工作铲8的松土组件分别固定在工作架10上,切割系统安装在松土组件前方;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偏心轴连杆组件12;工作架10前端通过销轴3安装在机架2上,后端相连于偏心轴连杆组件12;镇压调节系统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限深轮4及镇压轮11;排种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2上的开沟器13、种箱14、排种器15、输种管16;变速箱1通过主传动轴与振动系统相连,用于分配动力至偏心轴连杆组件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采用一种新颖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松土播种(施肥)一体的作业的过程,避免土壤翻垡和大的土壤扰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蓄水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2、该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采用原地放垡技术,松土播种一体化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保护耕作农艺要求。
3、该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切割组件、偏心连杆组件、排种组件、镇压组件等工作单元组成,各单元安装在机架上,工作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增加各个单元。
4、该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采用切割系统,松土组件随工作架整体振动的形式,有效的减少了切割阻力和松土阻力,增强了对土壤的疏松效果。
5、该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的排种组件,可根据实际需要,用于排种施肥同时进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广泛适用于农业上玉米、高粱等行播,也适用于草场的补播。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松土播种联合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切割系统示意图;
图3为工作铲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松土播种联合作业机主要包括变速箱1、机架2、销轴3、限深轮4、切割圆盘5、切割刀轴6、切割支架7、工作铲8、工作铲架9、工作架10、镇压轮11、偏心轴连杆组件12、开沟器13、种箱14、排种器15和输种管16。
切割系统包括切割圆盘5、切割刀轴6、切割支架7,安装在松土组件正前方,两切割圆盘为被动式。优选地,切割圆盘5的数量为两个。切割圆盘5的形状是光刃、锯齿形或喇叭状缺口中的一种。两切割圆盘5的间距为等于或略大于工作铲8两侧立刃的间距。优选地,切割圆盘5为被动式。
所述切割系统还包括切割支架7,由两片组成,与切割轴6固定连接,切割轴6分为两段,轴线夹角与工作铲8两侧立刃的夹角相同;其切削形成断面为梯形土垡;上端分别固定在工作架10,并有若干位置安装孔18,以调节切割入土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2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