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质船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62130.X | 申请日: | 200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97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季华 |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B3/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5007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水上运载工具,特别是关于轻质船。
背景技术
一般以树脂材料或其复合材料,例如:塑料板材或玻璃钢材料,作成内、外两层船壳及其间注入发泡塑料夹层构成的船体,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其强度和钢性低的缺点。为应付不可避免的碰撞,就不得不增加船壳材料的厚度和加强船体强度的撑铁等,这就增加工艺难度,生产成本和船体的重量,使得不易搬动和运输。另外,树脂类材料易老化,玻璃钢中含不可降解回收的材料,使得船体寿命不长,并容易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机械强度高、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船体轻,便于搬动和运输的轻质船。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措施:
在用金属薄板一次压制成型的所述船的内、外壳体上分别与其连成一体地设置有至少一条纵、横向的加强筋,在所述内外壳体的周边设置有将该内、外壳体连成一体的轻薄型槽钢船舷。由此而构成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薄板一次成型地压制成带加强筋的内、外船壳,并用轻型槽钢船舷将内、外壳体连成一体地构成的轻质船,机械强度高、工艺简单、便于制造、使用寿命长。船体重量轻,便于搬动和运输。在抗洪抢险中增加了船只使用的机动性。也可以在私家车自驾游时,带上轻质船而增加水上活动的乐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附图标记说明
1、轻质船 2、3内、外壳体 4、夹层 5、泡沫塑料 6、7横、纵加强筋 8、轻型槽钢 9、螺栓 10、船舷
图中,本实用新型的轻质船,主要由内、外壳体2、3及其间的夹层4以及夹层4中的聚氨酯发泡材料5构成。内、外壳体2、3是用金属薄板经过大型压力机(图略)及其船模(图略),按轻质船1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一次整体压制成型,与此同时,在压制内、外壳体2、3时,与其连成一体地分别压出在内壳体2上横向设置的横加强筋6和在外壳体3上纵向设置的纵加强筋7,横、纵加强筋6和在外壳体3上纵向设置的纵加强筋7,横、纵加强筋6、7至少各设置一条,并且相互间隔平行地分别设置于内、外壳体2、3的底部。内壳体2的长和宽均稍小于外壳体3,将其套装于外壳体3中时,自然形成夹层4,用高压发泡机在夹层4中注入聚氨酯及发泡剂,则在泡沫塑料5成型的同时,使内、外壳体2、3与其相互粘结在一起。此时,沿内、外壳体2、3周边的空隙嵌入轻型的槽钢8,用间隔设置于周边上的螺栓9使槽钢8将内、外壳体2、3连成一体而形成船舷9,由此而构成了轻质船1的整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金属材料,可以是黑色金属中的钢、铁、不锈钢等的薄板,也可以是有色金属中铜、铝等的薄板,可以用同一种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季华,未经朱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21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化岩心图像扫描仪
- 下一篇:纳米材料表面催化发光微型传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