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1761.X | 申请日: | 200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9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蔡昀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铭禧 |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7/10;F21V8/00;F21V23/00;H02J7/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马铁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防鸟刺 发光 装置 | ||
1.一种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结合在太阳能板(1)的外框(2)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吊架(5)固定在太阳能板(1)的外框(2)上;数个装饰灯(3),设置在所述吊架(5)上,由固定在吊架(5)的固定座(34)、设置在固定座(34)内的LED(33)、插置在固定座(34)上且供LED(33)投光后能具有导光效果的导光棒(31);控制器(7),一端以导线与所述装饰灯(3)电性连接,另端以导线与电池盒(6)电性连接,控制器内设有控制上述装饰灯(3)发光或不发光的控制组件(72);及蓄电池(62),可吸收太阳能板的电力,并提供电力给装饰灯(3)与控制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1)以斜角设置时,吊架(5)固定在太阳能板(1)的外框(2)上缘最高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棒(31)为透明压克力管,管底具有容纳LED(33)的穿孔(311),管内具有导光的雷射花纹(313);
而所述导光棒(31)的顶端,还具有可作为反射以增强亮度的圆弧内凹的凹槽(3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4)的一侧是斜壁(343),另侧是封闭状的直壁(344),另有开口朝向斜壁(343)的U形缺口(342),所述缺口(342)可容纳导光棒(31)垂直插入后,再借助楔块(32)插入缺口(342)内而将导光棒(31)笔直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缺口(342)内侧端为直向圆弧槽(342a),而楔块(32)的一侧端也为直向圆弧槽(321),二所述圆弧槽(342a)、(321)对应设置且包夹着导光棒(31),所述楔块(32)的另侧端是与固定座斜壁(343)同斜度的斜壁(32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4)的左右两侧设置具有穿孔的固定耳(341),以供螺丝(35)穿过穿孔后而螺固在吊架(5)的直壁(51)外;而所述吊架(5)还能借助更长的长螺丝(35a)穿过吊架(5)后,将吊架(5)锁固在外框(2)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ED(33)为下列之一:全彩发光二极管、有色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5)的一侧壁为直壁(51),另一侧壁是由上斜壁(52a)、下直壁(52b)、及内折的底壁(52c)所组成,在直壁(51)与底壁(52c)之间保留一可供外框(2)后壁(2b)能够导入的间距(5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的上边缘具有凹槽(21),其由前后两壁(2a、2b)及底壁(2c)所形成,所述凹槽(21)可容吊架(5)的下直壁(52b)及底壁(52c)导入,且下直壁(52b)可顶抵外框前壁(2a),底壁(52c)可贴在外框底壁(2c)上,而吊架(5)的一侧壁(51)则抵挡于外框后壁(2b)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防鸟刺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72)是由电路板、及设于电路板上的光敏电阻、集成电路所组成;
而所述外框(2)的底面下,还设置具有活动升降功能的脚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铭禧,未经邱铭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76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智能空调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大厦式摆头风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