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能充电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61721.5 | 申请日: | 2009-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晓辉 |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充电器,尤其是指一种可通用多种电池对其进行充电的万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近些年手机等数码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日常用品之一。而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大多考虑到便携问题涉及需要使用电池,而不同产品间电池的触电设计甚至外尺寸均大同小异,这就导致消费者在拥有各种电子产品的同时不得不配备有各种各样的充电器。消费者在使用各类电子产品时需反复配对充电器,及其不便。为此市面上开始出现了可通用大多数上述数码产品电池的万能充电器,此类充电器整体为一个夹子,其上设有可左右调整的一对充电电极,充电时首先将待充电电池用充电器夹持,而后调整充电电极使其对准电池的对应触点上从而进行充电。然而,此类产品由于结构上采用的是夹子式对电池进行卡夹的结构,消费者在使用其夹持待充电电池时,就会发生卡夹不牢固的问题,特别是此类产品使用久后该问题尤为严重,此外,大多出此类万能充电器的外形都设计成夹子形等不规则形状,这又使得消费者在平常不用存放或者外出携带时的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对多种电池进行牢固夹持充电并外形规则的万能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万能充电器,它包括由底座及盖板组成的盒体,于盖板上设置有充电电极,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底座与盖板下端相连,上端内凹形成有左右侧及上端均为开放的电池容置腔,底座对应电池容置腔开放的上端通过第一铰链轴枢接有电池止位压板;所述盖板下端表面通过第二铰链轴枢接有释放活动按钮,释放活动按钮与充电电极相联动;所述盖板表面设有通孔,对应所述充电电极的端头延伸至盒体中电池容置腔中;所述第一、第二铰链轴上设置有扭簧;
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容置释放活动按钮的凹陷;
所述盖板于对应电池容置腔的上端设有透明检视窗;
所述充电电极的尾端通过一转轴连接于所述释放活动按钮上,对应的盖板表面通孔成扇形;
所述盒体上设有指示灯;
所述盒体成方形。
相比于常见的电池充电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盒体由底座及盖板组成,盒体的盖板上设有释放活动按钮联动可调式充电电极,底座及盖板间形成有三端开放的电池容置腔并设有对应电池止位压板。由此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先调节好充电电极的位置,然后直接插入电池于电池容置腔中即可充电。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盒体采用了标准的方形结构,其上活动按钮、插座等均设置于盒体凹陷内,整体外部无突出结构,形状规整,更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能充电器,它包括由底座1及盖板3组成的盒体,所述盒体成方形,其内设有充电电路,其上设有电源插口及指示灯302。所述盒体的底座1与盖板3下端相连,充电电路设置其内,底座1与盖板3的两者上端内凹形成有电池容置腔101,参见图2,该电池容置腔101的左右侧及上端均开放,底座1对应电池容置腔101开放的上端通过第一铰链轴201枢接有电池止位压板2,于第一铰链轴201上设置有扭簧202,由此电池止位压板2可围绕第一铰链轴201按一定的角度摆动并在扭簧202的作用下自复位,从而达到改变电池容置腔101内尺寸以配合各种不同型号电池进行卡夹充电的目的。而充电机构是设置于盖板3上的,它包括释放活动按钮4及充电电极5,其中释放活动按钮4是设置于盖板3下端表面的,盖板3上设有用于容置释放活动按钮4的凹陷301及对应充电电极5的扇形通孔,此外盖板3上还于对应电池容置腔101的上端设有透明检视窗301,通过该透明检视窗301,用户可方便快捷的查看放置于电池容置腔101中电池的工作状态;所述凹陷301中设置有第二铰链轴304,通过第二铰链轴304枢接释放活动按钮4,该第二铰链轴304上同样设有扭簧303,释放活动按钮4则与充电电极5相联动,充电电极5的尾端通过一转轴连接于所述释放活动按钮4上,以实现充电电极5的夹角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晓辉,未经袁晓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7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