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涤纶三防针刺毡滤袋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61398.1 | 申请日: | 200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5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9/16 | 分类号: | B01D39/16;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针刺 毡滤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材料领域,它涉及一种涤纶三防针刺毡滤袋。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是建材,化工,冶金和采矿等行业的生产场所粉灰大,而且粉尘中含有水分,需吸尘装置除掉粉灰,可现有的除尘袋的滤布过滤效果差,除尘效率低,在除尘过程中粉灰会穿过滤布出现粉尘现象,有损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除尘袋需频繁更换,耽误生产,增加劳动力,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除掉粉灰无污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涤纶三防针刺毡滤袋,该除尘袋能彻底过滤粉尘,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有益于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涤纶三防针刺毡滤袋,其特征在于平均纤维细度为2.5μm-8.97μm,呈单纤维随机分布状的超细纤维相互间粘合在一起而构成,基单位面积质量为46-122.7g/m2,厚度为0.64-1.39mm,纤网平均孔径为11.385μm-24.9691μm,纵向比强力为21.15-35.2N.m2/100g,横向比强力为10.92-22.65N.m2/100g;在吸尘管道下方装有管道排尘口(每根吸尘管道下方有多个排尘口),管道排尘口与除尘袋接口和支架接口相连;除尘袋上有接口、内有支架,支架上有接口,除尘袋内层为涤纶长丝网格布,外层经聚四氟乙烯原料处理,表层上(每平方英寸有10亿个微孔)有微孔,除尘袋下方有托座(使除小袋上接口和支架上接口与管道排尘口相接,也便于更换除尘袋)。当进料口的灰尘被吸入吸尘管道,吸尘管道排尘口排入除尘袋内,除尘袋内的空气经表层微孔排到袋外,粉灰积在除尘袋内,确保生产场所无粉灰、无污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滤袋采用高速杂乱转移技术、铺网杂乱牵伸技术,改善了纤网内纤维排列结构,复合过滤毡纵横向强力比≤1.2∶1或1∶1.2(国内目前为1.5∶1或1∶1.5);
2)纤网与基布针刺复合后迎尘面经氟乳液的防结露处理,使滤料迎尘面的每根纤维表面都涂覆有氟树脂,并把所有纤维都联接在一起,滤料背面(涤纶基布)经高浓度PTFE颗粒(直径0.1~0.15μm)层涂覆处理,提高过滤材料耐磨、耐折、耐腐蚀性能;
3)滤袋制造技术中利用烟气过滤的气流组织和结构强度分析技术,优化滤袋结构,提高了滤袋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降低滤料高性能纤维原料的同时,还提高过滤材料耐磨、耐折、耐腐蚀、优化滤袋结构,提高了滤袋的过滤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结构示意图标注序号分别表示如下
1、吸尘管道 2、管道排尘口 3、除尘袋接口
4、支架接口 5、支架 6、滤布
7、涤纶长丝网格布 8、外层经聚四氟乙烯原料处理
9、微孔 10、托座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是在吸尘管道1下方装有管道排尘口2(每根吸尘管道1下方有多个排尘口),管道排尘口2与除尘袋接口3和支架接口4相接;除尘袋6上有接口、内有支架5,支架5上有接口,滤布6(如图1)内层为涤纶长丝网格布7,外层经聚四氟乙烯原料处理8,表层8上(每平方英寸有10亿个微孔)有微孔9,除尘袋下方有托座10(使除尘袋6上接口和支架5上接口与管道排尘口2相接,也便于更换除尘袋6).当进料口的灰尘被吸入吸尘管道1,由吸尘管道1排尘口排入除尘袋6内,除尘袋6内的空气经表层8微孔9排到袋外,粉灰积在除尘袋内,确保生产场所无粉灰、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灭火器存放周转架
- 下一篇:用于汽车车身整光的刮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