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备重复上下电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1298.9 | 申请日: | 2009-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黄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重复 上下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设备重复上下电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以太网是由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化的一种局域网连接技术,以太网的主要技术规范在IEEE发布的标准文件IEEE 802.3中进行定义,用于这种局域网互联的交换设备叫做以太网交换机。
重复上下电测试是一种测试设备性能例如以太网交换机性能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测试以太网交换机在进行多次重复上下电操作后是否能正常工作。在以太网交换机开发和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现以太网交换机上电后,某些端口无法正常进行数据交换,保持以太网交换机上电状态,对其进行复位操作,端口仍旧无法恢复正常,必须将以太网交换机下电后再重新上电才能恢复;实际使用中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以太网交换机进行多次重复的上下电操作后,某些端口已损坏,不能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重复上下电测试是有必要的,可以在以太网交换机开发过程中就发现隐患,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目前传统的方式是人工进行重复上下电测试,比如重复上下电50次。这种人工的方式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第1~49次重复上电后没有让交换机工作起来,直到第50次的时候上电,对以太网交换机的各功能测试项进行一次完整的测试,看交换机各项功能是否正常;第二种方法是每一次上电都让交换机工作起来,并对以太网交换机的各功能测试项进行一次完整的测试,看交换机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测试完成后再进行下一轮上电测试。人工的测试方法有许多弊端。
第一,人工测试的第一种方法测试结果是不准确的,因为只能看到最后一次的上电结果,先前所做的重复上下电操作结果一律看不到,先前的上电是否使交换机工作异常不得而知,因此测试效果较差。
第二,人工测试的第二种方法消耗的人力资源太大。以20台以太网交换机为例,每台交换机从上电到执行完一次完整的功能测试的时间以5分钟计算,若进行50次重复上下电测试,则测试的耗时较长。对于批量生产的以太网交换机若采取人工方式进行重复上下电测试,则测试效率非常低。
第三,以太网交换机有时在高温条件下上电会工作不正常,这在实际应用中时有发生,因此以太网交换机有必要做高温条件下的重复上下电测试,该高测环境一般在40摄氏度以上,采取人工手动测试的操作较为困难。
第四,我国市电标准交流电压是220V,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使用的交流电压是110V;以太网交换机设计交流电压工作范围是最大90V~264V。实际测试中是在220V条件下测试的,在90V交流电压或者264V交流电压下重复上下电是否会有问题不得而知。
可见,若使用人工手动控制重复上下电,测试效果较差并且效率较低,在一些情况下操作困难。另外现有的测试方式也不便于在非220V的电压下进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重复上下电测试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人工手动控制重复上下电,测试效果较差并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设备重复上下电测试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包含输出线路的输出模块,其中,
控制模块,与输出模块连接,用于控制输出模块按预设的时间长度交替地输出和停止输出电能;
输出模块,用于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通过输出线路向一个或多个被测设备供电。
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测试装置中的控制模块能够控制输出模块按预设的时间长度交替地输出和停止输出电能,这样输出模块就能够使被测设备重复上下电,有助于节省人力成本、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测试装置中控制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测试装置中的一种具体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可以采用的一种型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出说明。附图用于帮助理解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实现中可以不限于附图所示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12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测贴片、系带模组及无线监视模组
- 下一篇:枢纽器及具有枢纽器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