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篮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60978.9 | 申请日: | 2009-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炜丰 | 
| 主分类号: | B65D6/18 | 分类号: | B65D6/18;B65D21/0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朱德强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 ||
1.一种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该折叠篮包含:
一个底板单元,具有一个底板体、至少一个设置于该底板体前侧缘并朝上延伸出的第一连接部、至少一个设置于该底板体后侧缘并朝上延伸出的第二连接部、至少一个设置于该底板体左侧缘并朝上延伸出的第三连接部,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底板体右侧缘并朝上延伸出的第四连接部,该第一、二连接部分别具有一个沿一第一方向延伸的穿孔,该第三、四连接部分别具有一个沿一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穿孔;
一个侧板单元,具有二个分别设置于该底板体前、后侧缘的第一侧板,及二个分别设置于该底板体左、右侧缘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具有一个侧板体、至少一个设置于该侧板体底缘并对应于该第一、二连接部其中一者的第五连接部、二个分别设置于该侧板体并邻近于该侧板体左、右侧缘的透槽,及二个分别设置于该侧板体并分别从所述透槽朝内延伸出的弹性卡合部,所述第五连接部分别具有一个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的穿孔,所述弹性卡合部分别具有一个嵌槽,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具有一个侧板体、至少一个设置于该侧板体底缘并对应于该第三、四连接部其中一者的第六连接部,及二个分别从该侧板体左、右侧缘朝外延伸出的卡榫部,所述第六连接部分别具有一个沿该第二方向延伸的穿孔;及
一个插销单元,具有二支分别沿该第一方向穿过该第一、五连接部的穿孔与该第二、五连接部的穿孔的第一插销,及二支分别沿该第二方向穿过该第三、六连接部的穿孔与该第四、六连接部的穿孔的第二插销,该侧板单元相对于该底板单元在一展开位置与一折叠位置之间变换,于在该展开位置时,该侧板单元与该底板单元配合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所述第二侧板的卡榫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弹性卡合部的嵌槽嵌卡,于在该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侧板的卡榫部分别脱开所述第一侧板的弹性卡合部,所述第二侧板叠接于该底板单元上,所述第一侧板叠接于所述第二侧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该底板单元具有多数个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于该底板体前侧缘的第一连接部、多数个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于该底板体后侧缘的第二连接部、多数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地设置于该底板体左侧缘的第三连接部,及多数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地设置于该底板体右侧缘的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一侧板分别具有多数个沿该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五连接部,其中一个第一侧板的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交错地衔接,另一个第一侧板的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交错地衔接,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具有多数个沿该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六连接部,其中一个第二侧板的第六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交错地衔接,另一个第二侧板的第六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交错地衔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该底板单元还具有多数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其中数者并朝上延伸出的第一挡块,及多数个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数者并朝上延伸出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一侧板更分别具有多数个沿该第一方向间隔地设置于该侧板体并邻近于该侧板体底缘的限位嵌槽,所述限位嵌槽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二挡块,于在该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二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限位嵌槽嵌卡,于在该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二挡块分别脱开所述第一侧板的限位嵌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该底板单元还具有多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底板体的前端面并贯穿该底板体的底面的第一叠接定位槽,及多数个分别设置于该底板体的后端面并贯穿该底板体的底面的第二叠接定位槽,所述第一叠接定位槽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叠接定位槽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更分别具有一个设置于该侧板体并邻近于该侧板体顶侧缘的握持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该底板单元在四个角落处的第一、三连接部、第一、四连接部、第二、三连接部与第二、四连接部是分别连接成一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的弹性卡合部更分别具有一个朝内倾斜的导滑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更分别具有二个分别从该侧板体左、右侧缘朝内延伸出的第一嵌卡部,所述第二侧板更分别具有二个分别从该侧板体左、右侧缘朝外延伸出的第二嵌卡部,于在该展开位置时,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嵌卡部分别挡止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嵌卡部与卡榫部的外侧,于在该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嵌卡部分别脱开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嵌卡部与卡榫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炜丰,未经林炜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9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均衡挤压径向悬浮环的磁悬浮轴承
- 下一篇:一种新的垂直轴风能利用浆叶设计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6-00 具有全部或主要由金属、塑料、木材或其代用材料制作的两件或多件刚性的,或基本上刚性的元件相互连接或组装构成主体的容器
B65D6-02 . 以形状为特点的
B65D6-08 . 骨架或类似有孔的结构的,例如由相互编织或相互咬合的挠性材料制造的
B65D6-10 . 有由面对面隔一定间距配置的多层板构成的器壁,如双层壁
B65D6-14 . 有由层压板构成的器壁,如胶合板构成的器壁
B65D6-16 . 可折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