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的直驱马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60851.7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57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顾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飞龙 |
主分类号: | D05B69/10 | 分类号: | D05B69/10;D05B69/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台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马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缝纫机的直驱马达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传统缝纫机的传动结构是如图7所示,利用马达7驱动出力轴端的传动轮71,而传动轮71经由皮带72来连动缝纫机主轴73,而当启动使用时,该马达7呈现持续转动的状态,仅于当使用者踩下离合器踏板时,才真正让马达7将动力通过皮带72而传导至缝纫机主轴73上,因此,现有缝纫机的传动技术,在马达7长时间呈现怠转的状态下,反应出耗电的缺失。
而因有上述耗电的缺失,以衍生出另一种以直驱伺服马达传动的缝纫机结构,如图8所示,该直驱马达8的转子轴心81端设有飞轮82,以皮带83来连动缝纫机主轴84,其因直驱马达8为有导电才可作动的设计,改善传统马达耗电的缺失,但因直驱马达8的转子轴心81前后设有轴承85,及缝纫机主轴84上也均设有轴承85,以藉此来扶持导正轴心81与主轴84的传动,因此轴承85在此成为必要构件,且也因整体通过飞轮82、皮带83来带动,形成长距离的传动,以致于会产生传动噪音及振动,相对地整体的体积也较大占空间,所以,具有制作上成本高,使用上不尽理想的缺失者。
另外,亦有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34869号揭示一种缝纫机内置驱动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驱动该缝纫机的伺服马达,固设于一壳体内的上方,该伺服马达具有一传动轴,于该伺服马达的一端设有一该传动轴带动且置于该壳体内的散热器,并于该散热器两侧的该壳体上分别穿设有至少一第一对流通孔及至少一第二对流通孔。由其附图看来可知该缝纫机需开模定制成形一个可容置伺服马达的壳体空间,因此,造价高昂且体积庞大,所以需设有散热结构来帮助伺服马达散热,而且此类型设计的机种为独特内置式的传动结构,无法与其它类型的配件相互搭配使用;同时,壳体内的伺服马达轴心同样于前后设有轴承,及缝纫机主轴上也均设有轴承,以藉此来扶持导正轴心与主轴的传动,另外,该伺服马达通过飞轮、皮带等传动,也会产生传动噪音及振动的缺失,因此,使用设计上不尽理想。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即是鉴于上述现有的缝纫机传动的动力结构在实际实施上仍具有多处的缺失,于是一本孜孜不倦的精神,并通过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及多年的实务经验所辅佐,而加以改善,并据此创设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市售现有的各式机型缝纫机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振动的缝纫机的直驱马达装置,借助设有转接座的设计,使之可对应组立于各式欲改装的缝纫机,并简化连动关系让传动更精确。
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直驱马达装置的上述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
一种缝纫机的直驱马达装置,该直驱马达装置对应设置于缝纫机台动力输入的主轴端面处,其特征在于:于缝纫机台动力输入的主轴端面适当位置处设有螺孔,以对应与一设有贯孔的转接座藉助螺设件而组设,而该转接座上设有供主轴穿过的镂空孔,且转接座端面上设有插销及螺孔,以对应与一设有嵌槽及贯孔的直驱马达座嵌组定位,另该直驱马达座上设有定子,且中央镂空处对应嵌入具有轴孔的转子,以使转子通过轴孔而与主轴结合定位,于直驱马达座上再对应组设有一闭合定子与转子的封盖。
其是于缝纫机台动力输入的主轴端面对应组设一转接座,以该转接座与直驱马达座对应组设,让直驱马达的转子直接与动力输入主轴相互结合而驱动;藉此,使直驱马达可直接连动缝纫机台进行车缝运转,以缩短传动距离,达到消除传动噪音与振动的缺失。
本实用新型缝纫机的直驱马达装置进一步于转接座上设有贯孔对应以螺设件组设于主轴端面,使其可对正轴心,同时转接座上亦设有插销对应嵌入直驱马达座而定位组合,达到准确组装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的直驱马达装置可简化连动关系且让传动更精确,其通过设有转接座对应让马达与主轴直接结合传动的设计,可达到可降低噪音、振动的效果,并减少零件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使能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以下将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一)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飞龙,未经顾飞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发电遮阳遮雨篷
- 下一篇:大型火电厂高、低压加热器的汽侧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