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沙层中人工挖孔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0230.9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39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陈骏;杜华彬;董俊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沙 人工 挖孔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工挖孔桩装置,属于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流沙层中人工挖孔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人工挖孔桩有广泛的应用。在挖孔过程中,经常遇到复杂的地下情况。地下流沙就是常见的地质情况之一。
本工法无需特殊设备,所有材料、机械都是一般施工中常用的,仅仅采取特殊构造处理措施。与其它关于流沙情况下的人工挖孔桩处理措施相比,技术较先进,施工较便捷、成本较低、安全性可靠,处于国内较先进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从根本上解决流沙层的施工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施工便捷、成本较低、安全性高的流沙层中挖孔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沙层中人工挖孔桩装置,该装置为圆筒笼状结构,包括外箍筋、内箍筋、主筋、扁铁、和包裹在最外层的钢丝网片,所述的外箍筋和内箍筋成对布置在该圆筒笼的多个横截面位置,所述的主筋为多个,沿该圆筒笼的母线方向置于内外箍筋之间并与内外箍筋固定连接,所述的扁铁沿该圆筒笼的母线方向置于内外箍筋之间并与外箍筋固定连接,扁铁与主筋轮流布置。
所述的外箍筋和内箍筋沿在该圆筒笼的两端头分别设有,并在该圆筒笼母线方向均匀布置。
所述的主筋在内外箍筋之间的圆环内均匀布置。
所述的扁铁在内外箍筋之间的圆环内均匀布置。
所述的钢丝网片为密目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有效解决了流沙层中人工挖孔桩施工问题;与其它处理方法相比提高了施工工效,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该装置在挖孔桩施工领域使用的范围很大。
附图说明
图1为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该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图1中1.内箍筋、2.外箍筋、3.主筋、4.钢丝网片、5.扁铁、6.接口处;101为该流沙层人工挖孔桩装置、102.钢筋、103.桩护壁、104.地基层、105.流沙层、106.中风化石持力层、107.喷浆硬化层。
图中一种一种流沙层中人工挖孔桩装置,该装置为圆筒笼状结构,包括外箍筋、内箍筋、主筋、扁铁、和包裹在最外层的钢丝网片,所述的外箍筋和内箍筋成对布置在该圆筒笼的多个横截面位置,所述的主筋为多个,沿该圆筒笼的母线方向置于内外箍筋之间并与内外箍筋固定连接,所述的扁铁沿该圆筒笼的母线方向置于内外箍筋之间并与外箍筋固定连接,扁铁与主筋轮流布置。所述的外箍筋和内箍筋沿在该圆筒笼的两端头分别设有,并在该圆筒笼母线方向均匀布置。所述的主筋在内外箍筋之间的圆环内均匀布置。所述的扁铁在内外箍筋之间的圆环内均匀布置。所述的钢丝网片为密目网。
下面说明该装置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步骤;
(1)根据建筑设计图计算出各部分尺寸;
(2)尺寸确认;
(3)材料采购并进场验收;
(4)进行下料加工;
(5)各节点之间采用焊接或绑扎连接;
(6)以各部分尺寸允许偏差按标准进行尺寸检验。
其使用步骤
(1)当桩开挖至流沙面层时停止施工,对上部的护壁进行加固;
(2)在最后一节混凝土护壁下口沿四周向土层内,按一定间距倾斜一定角度植入一定长度的钢筋;
(3)再将专为抵制流砂层的装置放入桩孔内适当位置,并安装固定(如图1、图2);
(4)开挖时本装置随着开挖的深度向下延伸。当流砂向外涌出时,钢筋笼上网片能很好的抵制流砂。当桩开挖穿透流砂层后,及时对流沙层及上部的土层喷射混凝土。
(5)为便于本装置沉入桩内,在制作时成开口状,当入井下时再根据桩径大小进行调整,并按照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cm的要求在接口处进行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2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