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座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60049.8 | 申请日: | 2009-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LA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3/00 | 分类号: | F16M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桢 |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可以稳定支撑又可以轻松移动的基座。
背景技术
通常家具、电器、设备等物件的基座都是直接设置四个固定支撑,以达到稳妥支撑物件的效果,但是对于需要频繁移动的物件或体积、质量较大的物体在移动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外力来实施,耗时费力,带来较多不便。
另外,带有滚轮小车,移动比较方便,但在有较小坡度的地面上不能稳定停靠,带来许多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稳定支撑又可以轻松移动的基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座,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底面设有固定支撑、伸缩轮装置和伸缩轮控制装置,该伸缩轮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板底面上的横梁和设有扭力弹簧的固定轴以及铰设于固定轴上且底面固定设有滚轮的滚轮固定板,所述横梁和滚轮固定板分布于固定轴的两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卡在横梁和滚轮固定板上;所述伸缩轮控制装置是在对应所述滚轮固定板的基板上部设置的可升降手柄。
所述伸缩轮装置伸展的高度h伸、收缩的高度h缩与所述固定支撑的高度h固定支撑之间的关系为h缩≤h固定支撑<h伸。
为防止由于滚轮固定板伸展过度,出现滚轮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伸缩轮装置设有滚轮固定板的挡板,该挡板横跨于横梁、固定轴和滚轮固定板的下底面,且一端固定设置在横梁上。所述滚轮固定板伸展的最大位置是平行于所述挡板的水平位置,以使滚轮达到垂直的正常运动状态。
所述横梁为一剖面为直角形梁,该直角形梁与所述滚轮固定板活折页形式设置在固定轴上。
所述可升降手柄与基板是螺纹螺杆连接,所述基板上设有匹配的螺纹孔。
所述基板对称设有两个伸缩轮装置。
所述滚轮固定板上对称设有两个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基板上设置固定支撑和伸缩轮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实现固定支撑和随意移动的两种使用状态,伸缩轮装置伸展用于移动家具等物体,对于移动频繁的座椅类产品,可以持续保持可移动状态;伸缩轮收回,滚轮隐藏起来,由固定支撑稳妥的支撑,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搬运不便或不能稳妥停靠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可升降手柄和扭力弹簧对滚轮固定板施加作用力,以此控制滚轮的伸缩,并能持续保持伸缩状态,使用方便,作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个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不带可升降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收缩时伸缩轮装置的立体状态图;
图6为图5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图;
图8为伸展时伸缩轮装置的立体状态图;
图9为图8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座,包括基板1,所述基板1底面设有四个固定支撑2、在基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伸缩轮装置3和相应的伸缩轮控制装置----可升降手柄4。
如图6和9所示,该伸缩轮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基板1底面上的直角形梁5和设有扭力弹簧6的固定轴7以及铰设于固定轴7上且底面固定设有两个滚轮8的滚轮固定板9,该直角形梁5与所述滚轮固定板9活折页形式设置在固定轴7上,扭力弹簧6的两端分别卡在直角形梁5和滚轮固定板9上;伸缩轮装置还设有滚轮固定板9的挡板10,该挡板10横跨于直角形梁5、固定轴7和滚轮固定板9的下底面,且一端固定设置在直角形梁5上。如图1、9、10所述,所述滚轮固定板9伸展的最大位置是平行于所述挡板10的水平位置,以使滚轮8达到垂直的正常运动状态。
如图1、3所示,所述伸缩轮控制装置是在对应所述滚轮固定板9的基板1上部螺纹螺杆连接设置的可升降手柄4,所述基板1上设有匹配的螺纹孔11。
所述基板1由固定支撑2稳妥的支撑时,所述滚轮固定板9和滚轮8处于的收缩状态时,如图5、6、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A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LA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