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千斤顶水平移动车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59769.2 | 申请日: | 2009-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5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祚森;耿新林;曲俐俐;张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3/00 | 分类号: | B66D3/00;B66F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水平 移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箱移动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沉箱的千斤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沉箱出运过程中,例如,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该项目为国内外最大的航道整治工程,在宽阔的入海口河道内设置2条导流堤,将航道内流量进行调整,实现长江口航道水深加大,淤积减少的目的。堤身设计半圆形沉箱,共6种规格511个,单个重量840-1300t。沉箱预制场设在上海市横沙东滩,台座顶标高高出地坪728mm,呈“非”字形排列,中间为纵移区。沉箱出运过程:台座区顶升,沉箱上横移车→纵移区顶升沉箱,撤出横移车,沉箱上纵移车→溜放区顶升沉箱,纵移车撤出,沉箱上斜架车→重载斜架车沿坡道下滑→沉箱起浮拖运。沉箱出运强度最大为6个/天,一个沉箱要经过3次顶升,每次用4套500t千斤顶系统,每套(包括千斤顶、必要的钢盖板等)自重超过1t,若它的移动、就位按常规做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沉箱按常规做法出运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安全高效的沉箱移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该移动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滚轮,所述的车体上设置有钢垫板和多个弹簧系统,钢垫板上固定安放有千斤顶,弹簧系统的一端固装在车体的上部,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钢垫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钢垫板设置在车体的下部,钢垫板上设置有螺母,弹簧系统通过连接杆与螺母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连接杆与弹簧系统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突台,与螺母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母相对应的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簧系统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簧系统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弹簧,外套筒固装在车体上,并与车体连为一体,内套筒穿过弹簧并与弹簧一起套装在外套筒内,且内套筒可在外套筒内上下升降;
优选的是,所述的内套筒一端穿过弹簧伸出外套筒,并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套装在外套筒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内套筒套装在外套筒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承载台,该承载台与外套筒端部的弹簧承载台将弹簧卡装在外套筒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内套筒伸出外套筒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承载台,该承载台与连接杆端部的突台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科学,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且操作简便、安全。采用千斤顶和钢垫板一起装配在千斤顶水平移动车上,人力推拉完成千斤顶的场内移动、水平千斤顶坑内的就位、撤出,不需要机械配合,人工就位,减少因流水作业、交叉作业对起重设备的大量需求,节约了预制场投资和施工中的人力、机械设备的投入,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弹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千斤顶水平移动车,该移动车包括车体1和设置在车体底部的四个滚轮2,所述的车体1上设置有钢垫板3和四个弹簧系统4,钢垫板3上固定安放有千斤顶5,弹簧系统4的一端固装在车体1的上部,另一端通过连接杆6与钢垫板3连接。钢垫板3设置在车体1的下部,钢垫板3上设置有螺母7,弹簧系统4通过连接杆6与螺母7相连接。弹簧系统4包括外套筒8、内套筒9和弹簧10,外套筒8固装在车体1上,并与车体1连为一体,内套筒9穿过弹簧10并与弹簧10一起套装在外套筒8内,且内套筒9可在外套筒8内上下升降。内套筒9一端穿过弹簧10伸出外套筒8,并与连接杆6连接;另一端套装在外套筒8内;内套筒9套装在外套筒8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承载台,该承载台与外套筒8端部的弹簧承载台将弹簧10卡装在外套筒8内;连接杆6与内套筒9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突台,与螺母7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螺母7相对应的螺纹;内套筒9伸出外套筒8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承载台,该承载台与连接杆6端部的突台相对应。
工作原理:由于外套筒与车体连接为一体,内套筒穿过弹簧并可在外套筒内上下升降,且升降高度范围需大于空载时钢垫板底面与地坪之间的40mm间隙,连接杆上端连接内套筒,下端与固装在钢垫板上的螺母连接。压力(包括千斤顶、钢垫板自重和工作时钢垫板与基础地坪未完全接触前千斤顶的压力)传递给内套筒、压缩弹簧,最终传递给4个滚轮。由于选用的弹簧的弹性系数适中且通过螺母调节可保证空载时钢垫板底面与地坪有40mm间隙,防止移动过程中钢垫板下表面触及地坪,造成移动受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97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扣瓦换规格用顶起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强型聚碳酸酯饮用水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