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睡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9723.0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95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卓然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附加设备,确切地说是汽车睡垫。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我国的家庭轿车也越来越多,由于汽车的主要功能是交通运输,因此在设计之初,往往会注重其安全性和舒适性,这里所说的舒适性是指驾驶或乘坐人员坐在汽车座椅上的舒适程度,由于车内的座椅只能供人们以坐姿状态进行休息,因此要想在车内躺下休息就变的十分困难,虽然在放倒的前排座椅或者在后排座椅上也可躺下休息,但前排座椅的左右空间十分有限,躺在上面休息会感觉局促、不舒服,而后排座椅与前排座椅之间由于有一定间距,因此人在后排座椅休息时容易跌落到此空间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舒适、使用方便的汽车睡垫。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睡垫,该睡垫安放于汽车后排座椅的内部或底部,整体采用卧铺式充气结构,充气后其顶部为一水平气垫,水平气垫的横向尺寸与后排座椅的宽度相适配,纵向尺寸与后排座椅的靠背面至前排座椅背面的距离相适配,水平气垫的底部前侧为座入前排座椅与后排座椅空间内的支撑气垫。
所述水平气垫有多个气室,每个气室间有小孔相通。
所述水平气垫的后边角呈圆弧形。
所述支撑气垫的前侧面设有充气嘴和排气塞。
所述支撑气垫呈中间具有凹部的矩形。
所述水平气垫的厚度在10cm-30cm之间。
本实用新型充气后可在后座区域形成一个安全空间,气垫柔软并具有弹性,对人休的承托力更加均匀,并能减轻在车行驶中因路面所带来的颠簸和噪音,使人在车内能够获得更加舒适的休息环境,而不会从座椅上掉下来,气垫有多个气室,每个气室间有小孔相通,气体可在气室间流动,通过气体的流动按摩身体。无论是出游、探亲或平时自驾车出行,都可以很轻松地使用,适用于任何车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汽车睡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汽车睡垫翻转180度后的底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汽车睡垫充气后在车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汽车睡垫 2——后排座椅
3——前排座椅 11——水平气垫
12——支撑气垫 13——充气嘴
14——排气塞
15——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汽车睡垫1预先安放于汽车后排座椅2的内部或底部,整体采用卧铺式充气结构,充气后其顶部为一厚度在10cm-30cm之间的水平气垫11,水平气垫11的后边角呈圆弧形,横向尺寸与后排座椅2的宽度相适配,纵向尺寸与后排座椅2的靠背面至前排座椅3背面的距离相适配,水平气垫11有多个气室,每个气室间有小孔相通,其底部前侧为座入前排座椅3与后排座椅2空间内的矩形支撑气垫12,支撑气垫12的前侧面设有充气嘴13和排气塞14,中间具有凹部15,以便容纳前排座椅之间的控制箱。
使用时,先取出并平摊汽车睡垫,找到充气嘴位置,选用充气泵合适的充气头,将充气泵电源插头插入轿车内点烟器口,对准气嘴即可充气,直到充气完成,放气时只要拧开螺旋排气塞即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可调节软硬度,如充气过足,可以打开排气塞适度挤压放气再拧紧;如果充气不足,可以打开气泵使气垫膨胀到适度后拧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卓然,未经刘卓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9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