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供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9086.7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0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泰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月而稳(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赞坚;逯长明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电池组的充电或去极化或用于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便携式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数码设备使用越来越频繁,但是这些设备本身电量有限,在外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断电的情况,而带来各种不便。现有一些产品,如手机应急充电器,这些产品通常为一个能量转移装置,即将普通的干电池内的电能直接通过应急充电器传输给手机。这种充电器利用普通干电池,一方面储电量有限,另一方面不能回收利用会产生很多环境问题。同时,因为需要安装干电池来作为电能,其形状和结构都受限制,无法实现轻便便携的目的。
专利号为:200620016990.9(专利名称为:便携式供电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便携式供电装置,其包括至少一对纽扣电池,硬质电极和至少一个引出头,该纽扣电池通过硬质电极串通连接,该引出头与该纽扣电池连接,该引出头将该每对纽扣电池的电压输出给其他需要充电的设备。该专利公开的便携式供电装置电池的储电容量小,无法给移动数码设备充电完全,且因为需要安装干电池来作为电能,其形状和结构都受限制,无法实现轻便便携的目的,故影响其市场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供电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储电量大,而且方便移动携带。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供电装置,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大容量储能器和充/放电转换机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充电连接接口、放电连接口,通过所述充/放电转换机构选择性连接所述储能器。
优选地,所述充电连接口连接一安装在外壳侧壁上的滑动按钮,所述滑动按钮可控制所述充电连接口的伸缩。
优选地,所述充/放电转换机构与所述滑动按钮连接,通过所述滑动按钮的滑动实现充电和放电的转换。
优选地,所述滑动按钮还设置有位置锁定机构。
优选地,所述位置锁定机构为与外壳内壁的卡座配套使用的卡口。
优选地,所述储能器为可充电电池。
优选地,所述可充电电池为镍镉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锂离子充电电池、锂聚合物充电电池或铅酸充电电池中的一种。
优选地,还设置有指示灯,用于指示装置内部储能器的电能状态。
优选地,所述外壳形状为规则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口为USB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供电装置,包括外壳及安装在外壳内的大容量储能器和充/放电转换机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充电连接接口、放电连接口,通过所述充/放电转换机构选择性连接所述储能器。由于本便携式供电装置的储能器、充/放电转换机构都安装在外壳内,且充电连接口和放电连接口设置在外壳上,结构紧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其不仅结构简单,储电量大,而且方便移动携带。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供电装置,充电放电均通过USB连接口实现,连接口统一,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型号的数码设备。
除此之外,本装置的储能器为可充电电池,能够反复利用,实现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供电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供电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
请参见图1、图2、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供电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供电装置的输出端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便携式供电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供电装置100,包括储能器9、充/放电转换机构、外壳、以及充电连接口7、放电连接口2,储能器9、充/放电转换机构安装在外壳内,充电连接口7可伸缩出入所述外壳内。充电连接口7及放电连接口2都为USB连接口。
本装置100外壳形状结构规则,由上侧壁1、下侧壁5、左侧壁3,右侧壁8组成,组合成为长柱体。储能器9为一长柱体可充电电池块,固定在柱体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月而稳(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月而稳(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9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保持架装配压铆前查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零相线反接的检测电路、装置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