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产品的电池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8980.2 | 申请日: | 200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3/00 | 分类号: | H01R33/00;H01R13/46;H01R13/22;H01R13/24;H01R13/40;H01M2/2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产品 电池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有关一种具有电池连接结构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便携式电子产品和固定式电子产品的类型。其中便携式电子产品包括例如手机、对讲机、MP3、MP4、遥控器、游戏机控制手柄、掌上电脑、掌上数字助理等等,固定式电子产品包括例如无线传输固定台、台式电脑等等。
这些电子产品大部分都包括主板和与主板连接导通的电池。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电池与主板连接导通的方式,通常是由专门的包括塑胶架和金属弹片的电池连接器来实现。连接器通过SMT(表面贴装工艺)固定在主板上与主板导通,连接器的金属弹片再和电池的触点接触导通,这样通过连接器即可实现电池与主板的导通。人在研究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此种电池连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一、电池与主板导通需要一个专门的连接器才能实现,连接器由塑胶架和金属弹片组成,成本高。
二、连接器需要通过SMT固定在主板上,因此需要有额外的成本和生产工艺。
三、连接器包括了塑胶件和金属弹片,各种不同的电子产品用到的连接器规格也不尽相同,不易于制成导通电池与主板的标准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的电池连接结构,不需连接器就能实现电池与主板导通,能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省去一道SMT工序,提高生产效率;也易于制成标准件,通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产品的电池连接结构,所述电子产品包括机壳、具有触点的主板、具有触点的电池、以及导通主板和电池的电池连接结构,所述电池连接结构包括一个以上的金属导通件,所述金属导通件分别与主板的触点、电池的触点接触导通。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结构的效果是显著的:
一、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的电池连接结构中,电池与主板实现导通仅需要金属导通件即可,不必采用连接器,相对于现有结构能大幅降低成本。
二、省去一道连接器SMT工序,不再需要有额外的成本和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实现电池和主板导通仅需用到金属导通件,这些金属导通件更易于制成标准件,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的金属导通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产品,包括机壳1、具有触点的主板2、具有触点的电池3,以及导通主板2和电池3的电池连接结构。电池连接结构包括一个以上的金属导通件4,如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三个金属导通件4,在将电池3装配入电子产品中后,各金属导通件4分别与主板2的触点、电池3的触点接触导通,电池3与主板2导通仅需通过金属导通件4即可实现,不必采用连接器,相对于现有结构能大幅降低成本,省去一道连接器SMT工序,且金属导通件4更易于制成标准件,通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连接结构可以应用于便携式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对讲机、MP3、MP4、遥控器、游戏机控制手柄、掌上电脑、掌上数字助理等等,也可以应用于固定式电子产品,例如无线传输固定台、台式电脑等等。任何包括了需要导通的主板和电池的电子产品,都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连接结构实现导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导通件4优选是金属弹片,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易于保证可靠的电连接。金属导通件4也可以是弹簧或者是金属杆件等等,金属导通件4可以呈任何形状,由金属制成而具有导电功能即可,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各金属导通件4固定于机壳1上。金属导通件4固定在机壳1上的方式有很多种。优选的使机壳1在与主板2的触点、电池3的触点相邻的部位形成一个以上的安装凹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三个安装凹部11,各金属导通件4固定于各安装凹部11。
具体结构是:各金属导通件4设有与各安装凹部11相配合的弯折部41和位于弯折部41两端的两个端部42、43,各金属导通件4的弯折部41配合于对应的安装凹部11内并从安装凹部的一侧突伸出来而与电池3的触点接触,两个端部42、43从安装凹部11的另一侧伸出,其中一个端部42卡扣在安装凹部11另一侧的边缘,另一个端部43与主板2的触点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89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扣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漏电断路器脱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