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抢险反压水袋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8836.9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65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祥;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17/04;E02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抢险 反压水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工程抢险器材,特别适用于基坑侧壁、陡峭边坡滑塌和堤坝的抢险。
背景技术:
目前滑坡(基坑侧壁滑塌)和堤坝(临时子堤)的抢险主要是采用编织袋装砂土石进行反压或筑坝,但这种方法存在使用不够方便,采料不易,装料后运输困难,耗时耗力效率低的状况,这样很可能贻误最佳抢险时机而使险情进一步扩大延续,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而且险情稳定加固后清理砂袋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突出抢险意义,提高抢险速度,降低抢险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解决取材运输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型简便的可充水抢险反压水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抢险反压水袋是提供重力和水的侧压力来实现反压作用。它由橡胶或高强柔性防水材料制成,袋体竖向截面为直角梯形或平行四边形,配合钢管和绳索后有较好的自稳能力,水袋中间设有若干有孔隔层为水袋整体起加筋作用、提高水袋的自稳能力减小变形,在水袋外侧棱角处设有若干管套,侧管套犬牙交替布设可插钢管或钢筋,上侧管套可插钢管或绳索,有助于固定使所有水袋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水袋的顶部设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出气孔,下部设有一个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口有止水阀,出气孔设有可开启的封闭盖。水袋的内隔层和钢管(钢筋)、绳索组合形成骨架系统,使水袋整体有较好的自稳性,因此水袋的体积可以是大尺寸,高度可大于3米,适用范围是7米以内的基坑深度和陡峭边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应用时,水是最方便充足的资源,可以就近、就地取用,这样最大限度地提高抢险速度,降低了抢险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抢险后续工作争取时间,减少大量损失。待险情稳定不需要水袋时,只需将水袋内的水放掉即可。该抢险反压水袋具有结构简单、运输轻便、省时省力便于操作、且可多次重复利用、若有破损可修补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竖向截面是直角梯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竖向截面是平行四边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出气孔,3.封闭盖,4.上管套,5.侧管套,6.内隔层,7.出水管,8.止水阀。
具体实施方式:
水袋中间设有若干有孔隔层6,隔层6的四周与水袋紧密相连,隔层6设有若干孔洞便于水通过。水袋外侧棱角处设有若干管套4、5,侧管套5犬牙交错布设,依次将相邻水袋的侧管套组合插入一根钢管或钢筋,这样使所有水袋成为一个较好的整体。
图2竖向截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抢险反压水袋用于有一定倾角的基坑侧壁和陡峭边坡。
操作步骤:当险情发生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水袋的尺寸和数量,先将水袋后面靠于险情面上,再将侧管套5组合插入钢管或钢筋并固定,开启进水管1的止水阀8、打开出气孔2的封闭盖3和关闭出水管7的止水阀8,将水管接在进水管1上开始充水,等充满一个即可充另一个也可几个水袋同时充水,充满后关闭进水管1口的止水阀8和出气孔2的封闭盖3,再用缆绳穿过所有水袋上部的管套4,将缆绳固定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8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