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全金属油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8696.5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陆大绚;徐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大绚;徐纪昌 |
主分类号: | F16L33/26 | 分类号: | F16L33/26;F16L37/08;F16L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王明亮 |
地址: | 2003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金属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管,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全金属油管。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上的油管与油管之间多用软连接方式连接形成车用的整体油路,在软连接中,多为橡胶管连接,橡胶管连接能实现在空间有限的汽车内进行部件间的连接,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橡胶管存在很多的缺陷,首先是容易老化,且汽车内的环境会加速橡胶管的老化,老化开裂之后就不能继续承担工作;其次是不耐腐蚀,在汽车内使用的防冻液会破坏橡胶材质的连接管的基材,加速老化,减少使用寿命;再者是橡胶管散热慢,从而会损坏发动机,减少发动机寿命;最后是橡胶管的成本高,橡胶作为天然植物资源,材料价格较高,从而使得成本上升。
目前,市场上也有用铜管作为油路的连接,但铜管做为油路连接,由于材质的限制,缺少韧性,不能随意弯曲及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全金属油管,以克服现有油管成本高,油管与油管之间连接容易发生状况等问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车用全金属油管,包括金属材质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快速插头、第一弹簧卡连接有油冷器接管,波纹管的另一端末端上设有O形密封圈,且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弹簧卡、第二快速插头连接变速器直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散热性好的金属材质的波纹管连接油管,增强了整体油管的耐高温、高压性,且波纹管上有呈波纹形状的连接处,从而加强了油管的柔性,且由于散热快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车用全金属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波纹管;2、第一快速插头;3、第一弹簧卡;4、油冷器接管;5、O形密封圈;6、第二弹簧卡;7、第二快速插头;8、变速器直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车用全金属油管,包括金属材质波纹管1,所述波纹管1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快速插头2、第一弹簧卡3连接有油冷器接管4,波纹管1的另一端末端上设有O形密封圈5,且所述波纹管1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第二弹簧卡6、第二快速插头7连接变速器直油管8。
该车用油管中采用散热性好的金属材质的波纹管1连接油管,增强了整体油管的耐高温、高压性,波纹管1上呈波纹形状的连接处,从而加强了油管的柔性,且由于散热快从而改善了发动机的工作性能,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大绚;徐纪昌,未经陆大绚;徐纪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8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对顶波簧
- 下一篇:用于灌装机的阀座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