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身塑身衣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8618.5 | 申请日: | 200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8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朝发 |
主分类号: | A41C1/06 | 分类号: | A41C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身 塑身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身衣,具体提供一种连身塑身衣。
背景技术
塑身衣又称「美体内衣」,主要是以弹性纱线织成,利用其具有松紧的弹性配合特殊织法,可使穿着时服贴于人体曲线,并进一步达到矫正、雕塑体形,如塑腰、收小腹、修饰腿部线条等作用,以达到美体塑身的效果。塑身衣结构以其包覆部位大致可分为半身式及连身式,半身式是仅穿着上半身的设计,连身式则除了上衣外,还进一步包含裤子,由上半身包覆至大腿部位;针对塑身衣其上衣部分的结构,又可进一步是分有胸罩式或无胸罩式两种,提供消费者使用习惯或穿着感觉选用适合自己的塑身衣样式。传统的具有胸罩式的塑身衣结构,多为一体形成有一上衣本体、一对肩带、以及一胸罩部位,因此各部位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以连身式塑身衣为例,其跨下部位至胸部间的距离为固定长度,然而每个人的身材尺寸、比例不同,胸部至跨下的长度也因人而异,穿着这类身塑身衣时,仅能靠布料本身的伸缩弹性作有限度的调整,故穿着时往往会有紧绷的感觉,肢体动作不易施展。
另一种传统不具胸罩式的塑身衣结构,与前述的差异在于其一体形成仅有一上衣本体及一对肩带部位,而胸部位置则不包覆,因此穿着此种塑身衣时,通常会在其内自行添加一件胸罩,此种不连身的两件式设计,其优点在于可利于背部伸展,且胸腔不受紧绷;但塑身衣的肩带加上胸罩的肩带相互层叠,使肩部受限紧绷就像被重压,严重影响肢体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连身塑身衣,能适应不同胸围及身长使用者穿戴,并具有穿戴方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身塑身衣,其设计主要包含有一塑衣本体及一组合式可调胸罩的二件式设计,利用于所述塑衣本体的肩带部位设有复数排扣件,配合所述组合式可调胸罩其片体两侧分别设有复数勾扣件,通过所述勾扣件扣接于所述各排扣件上,而完整遮蔽胸部的结构设计。
通过此创新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达到如下效果:
以二件式设计可依使用者需求选择是否使用该组合式可调胸罩,同时,不同身长的使用者胸部位置相对不相同的使用需求,加以将所述勾扣件选择勾设于不同位置的各该排扣件,通过调整该组合式可调胸罩扣设于所述肩带上的相对位置高度,以迎合每个人不同的身材比例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连身塑身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一种连身塑身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一种连身塑身的穿着状态图;
图4为一种连身塑身的可调整状态图;
图5为一种连身塑身另一实施例隐蔽式扣接示意图;
图中:一种连身塑身 A 塑衣本体 10
塑腰部位 11 塑臀部位 12
肩带 13 镂空部 14
排扣件 15、15B 塑腿部位 16
组合式可调胸罩 20 勾扣件 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是一种连身塑身衣A,其结构包括:一塑衣本体10,所述一塑衣本体10是由一塑腰部位11、一塑臀部位12以及于所述塑衣本体10上方一体形成具有对称设置的二肩带13构成,且所述各肩带13间是形成一镂空部14,并于所述各肩带13设有上下间隔排列复数排扣件15、15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朝发,未经张朝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8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