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硬密封球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513.8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千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6;F16K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殿绅;庞炳良 |
地址: | 325000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密封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阀,具体的说是一种陶瓷硬密封球阀。
背景技术
传统硬密封球阀的金属球体及阀座,一般采用喷涂硬质合金或表面硬化处理,结果是耐磨性不理想,或表面有喷涂物脱落的现象。也有一些采用陶瓷球体和陶瓷阀座来解决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和高温性等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破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硬密封球阀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硬密封球阀,解决金属球体的不耐磨性,同时保证陶瓷密封圈在工作中不出现破碎的现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陶瓷硬密封球阀,包括金属阀体12和通过螺栓5固定在其左端的金属阀盖11,金属球体9设置在金属阀体12内腔中,下阀杆10由螺栓固定在金属阀体12的底面且其上端部穿入金属阀体12内腔后与金属球体9转动连接,压盖4由螺栓固定在金属阀体12的顶面,上阀杆2依次穿过压盖4、金属阀体12的顶面后,其下端部与金属球体9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金属阀盖11的右端和金属球体9的左端抵接构成密封面,且金属阀盖11右端构成密封面的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凹槽内依次设有金属阀座7、陶瓷密封阀座6,金属球体9左端构成密封面的部位设有与陶瓷密封阀座6适配的陶瓷密封圈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阀杆2、下阀杆10和金属球体9的中心轴重合在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硬密封球阀,结构简单,耐磨,耐腐蚀,成本低廉,具有密封性能可靠,开闭轻松的特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陶瓷硬密封球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陶瓷硬密封球阀,包括金属阀体12和设置于其中心处的球体9,金属阀体12的底部设有下阀杆10,顶部的上阀杆2通过压盖4固定球体9,阀杆2和压盖4间填充有起密封作用的填料3,球体9的密封处镶有陶瓷密封面8,金属阀座7内镶有陶瓷密封阀座6,将金属阀盖11由螺栓5紧固于阀体12。通过手柄1旋转,做成耐磨,耐腐蚀的陶瓷硬密封球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硬密封球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金属阀体12和通过螺栓5固定在其左端的金属阀盖11,金属球体9设置在金属阀体12内腔中,下阀杆10由螺栓固定在金属阀体12的底面且其上端部穿入金属阀体12内腔后与金属球体9转动连接,压盖4由螺栓固定在金属阀体12的顶面,上阀杆2依次穿过压盖4、金属阀体12的顶面后,其下端部与金属球体9固定连接,金属阀盖11的右端和金属球体9的左端抵接构成密封面,且金属阀盖11右端构成密封面的部位设有一环形凹槽,凹槽内依次设有金属阀座7、陶瓷密封阀座6,金属球体9左端构成密封面的部位设有与陶瓷密封阀座6适配的陶瓷密封圈8。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压盖4和上阀杆2间填充有起密封作用的填料3。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金属阀座7呈形,其左侧的突出部嵌装于金属阀盖11右端的环形凹槽内,瓷密封阀座6通过结构胶粘接在金属阀座7的右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阀杆2的上端部设有手柄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阀杆2、下阀杆10和金属球体9的中心轴重合在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阀杆和金属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扳动手柄即可带动金属球体以上、下阀杆为轴转动,金属球体和瓷密封阀座6的接触面上设有陶瓷密封圈8,在瓷密封阀座6的外侧设有金属阀座7,克服了全陶瓷球体易碎及金属球体耐磨性不高的问题,耐磨,耐腐蚀,具有密封性能可靠,开闭轻松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千,未经张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