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绘画工具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509.1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0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梅 |
主分类号: | B44D3/00 | 分类号: | B44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6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绘画 工具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绘画用工具包,具体的说是一种便携式绘画工具包。
背景技术:
现有绘画写生用工具大多为画板、调色板、水粉、画笔筒、颜料盒、墨盒等,这些物品在外出写生时都要随身携带,放置一个普通工具包内,由于其各用品的形状各异,摆放保管的要求各不相同,尤其是诸如水粉、颜料盒、墨盒之类的用品,由于怕其外漏,还要放置到不易碰撞的部位;因此需要带不同的工具包,携带起来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用一个工具包携带,且携带比较方便的一种便携式绘画工具包。
实现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绘画工具包,包括本体,置于本体内的筒状工具盒,所述本体内设有凹槽,该凹槽上装有所述筒状工具盒,所述凹槽的一端铰接有定位挡环,该定位挡环的内表面与筒状工具盒的外表面相接触,该定位挡环的另一端与凹槽的另一端连接,该筒状工具盒的呈套装式结构,其内套装有筒状卷纸工具盒,该筒状卷纸工具盒内装有将其分隔成独立空间的隔板,该筒状工具盒的端面与置于本体内的定位块相接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装在工具包的筒状工具盒由于凹槽及定位挡环和定位块的作用,不会轻易发生松动,因此置于筒状工具盒的各类用品也不会损坏,具有携带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第一筒状工具盒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二筒状工具盒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图中:本体1、定位块2、定位挡环3、销轴4、第一筒状工具盒5、中间横隔6、第二筒状工具盒7、包带8、凹槽9、第二销轴10、第一端盖11、第一独立空间12、第一隔板13、第二独立空间14、第二端盖15、第三端盖16、筒状卷纸工具盒17、第三独立空间18、第二隔板19、第四独立空间20、第四端盖21、第五独立空间22。
本体1上连接有包带8,本体1内装有两行凹槽9,每行凹槽9上分别装有第一筒状工具盒5和第二筒状工具盒7,第一筒状工具盒5和第二筒状工具盒7通过置于本体1上的中间横隔6平行间隔设置,凹槽9的一端通过销轴4铰接有定位挡环3,定位挡环3的内表面与第一筒状工具盒5第二筒状工具盒7的外表面相接触,定位挡环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0与凹槽9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筒状工具盒5的两端装有第一端盖11和第二端盖15,第二筒状工具盒7的两端装有第三端面16和第四端盖21,第一端盖11、第二端盖15、第三端盖16和第四端盖21分别与置于本体1内的定位块2相接触。
第二筒状工具盒7呈套装式结构,其内套装有筒状卷纸工具盒17,筒状卷纸工具盒17内装有将其分隔成第三独立空间18和第四独立空间20的第二隔板19,筒状卷纸工具盒式17与第二筒状工具盒7之间形成第五独立空间22。
第一筒状工具盒5呈单层结构,其内设置有将其分别分隔成第一独立空间和第二独立空间14的第一隔板13,第一隔板13与第一筒状工具盒5的内壁连接。
第一独立空间12用于放置画板,第二独立空间14用于放置墨盒、砚台等,第三独立空间18用于放置画笔,第四独立空间用于放置颜料盒,第五独立空间22用于放置纸张。
本体1内的第一筒状工具盒5和第二筒状工具盒7由于凹槽9及定位挡环3和定位块2的共同作用,不会轻易发生松动,因此置于第一筒状工具盒内5和第二筒状工具盒7的各类用品也不会因相互碰撞而损坏,具用携带方便的优点。
其它诸如第一筒状工具盒5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第二筒状工具盒7的套装式结构等,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其它诸如可以实现凹槽9、定位块2和定位挡环3之类的定位功能的部件,也同样视为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梅,未经李秀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显示设备、图像形成装置及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