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家用患者监护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57465.2 | 申请日: | 2009-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421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侯宏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夫达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9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患者 监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采集监控传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以采集并接收健康信息并通过GPRS、CDMA等移动无线通讯方式、WIFI方式及ETHERNET方式接入Internet,将患者健康信息传输至远程服务器的家用患者监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都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同时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态也越来越重视,希望能够拥有一种实时动态健康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现有的健康信息采集传输设备主要包括心电图仪、心率计、血压计、血氧仪、呼吸流量计、体温计等,对各种生命参数进行采集和传输。
个人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技术领域,而GPRS、CDMA等移动无线通讯技术在远程数据传输领域中的应用也很成熟。目前市场上已有利用Ethernet方式及Wifi方式接入互联网的患者监护仪,但是由于该类型产品不具有患者与监护医生互动的功能,其运用范围还限定在医院范围内。而运用无线通讯技术实现远程监护的设备只有远程心电监测的设备,只能够针对心电图相关信息实现远程监测并进行互动。无法实现全方位的、全面远程家庭健康信息化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患者监护装置,能够采集并接收用户健康信息并通过GPRS、CDMA等移动无线通讯方式,或WIFI方式及ETHERNET方式接入Internet,将多种检测结果和健康信息传输至远程服务器,并接收远程服务器发送的保健提示信息和就诊建议信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家用患者监护装置,包括用户身份信息识别模块、检测设备连接接口、数据导入模块、通信模块、显示输入模块、医用检测模块以及网络输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将由所述检测设备连接接口、数据导入模块、显示输入模块、医用检测模块获取的信息经所述网络输出模块传输至远程服务器,或接收来自远程服务器的信息。
所述医用检测模块包括心电呼吸检测模块、脉搏血氧检测模块、体温检测模块、血压监测模块。
所述装置还包括电话通讯模块和A/V输出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GPRS板卡、CDMA板卡、3G通讯板卡。
所述通信模块包括ZIGBEE、WIFI、RF模块板卡。
所述数据导入模块包括可插U盘的USB接口和SD卡读卡器。
所述检测设备连接接口包括三线串口、九线串口、USB设备接口、心电导联线、血氧探头、血压袖带和体温探头。
所述检测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图仪、血氧仪、呼吸流量计、血压计、血糖仪、能量计、体重计、体温计。
所述显示输入模块为LCD触摸显示屏。
所述网络输出模块包括网络接口和RJ45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家用患者监护装置通过串口连接医疗检测设备(如心电图仪、血氧仪、尖峰呼气流量计,血压计等等)接收所需的健康检测结果,或通过读取存储在SD卡(或U盘)中的健康信息,或由用户输入相关的健康信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医用检测模块,对各种输入信息(生命体征参数)进行检测,然后通过GPRS、CDMA等移动无线通讯方式,或WIFI方式及ETHERNET方式接入Internet,将检测结果和健康信息传输至远程服务器。同时,作为一个互联网的数据终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接收远程服务器发送的保健提示信息、就诊建议信息等。针对用户的既往病史、体重信息、体温信息、心电图信息、血氧信息、血糖信息、肺功能信息等综合的体征参数及检测信息进行远程传输并形成用户与监护中心之间的互动,实现全方位的远程家庭健康信息化管理或慢性病管理。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患者监护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患者监护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家用患者监护装置应用环境示意图。
所述示图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此不能过度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夫达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夫达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