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低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7381.9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9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低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和控制复合电缆,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将400V低压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合一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凡是用于就地控制的400v低压电动机,其动力电源与控制电源都是通过各自的专用电缆,这样每台电动机都需要从配电室引来动力电源,每台电动机的操作柱都需要从配电室引来控制电缆。这样每台电动机的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分别从配电室引到电动机现场,需要分别敷设电缆,增大了材料投资及安装敷设费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400V低压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合一的、节约材料、安装省时省力的复合低压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低压电缆,包括至少3根动力导体线,绝缘层、填充物、外护套、包带,其特征在于,还包至少4根控制导体线,所述各控制导体线与动力导体线都挤包有绝缘层且都在同一所述包带内,所述带有绝缘层的各控制导体线与动力导体线之间有所述填充物,所述包带外挤包有所述外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所述包带与所述外护套之间挤包有钢带铠装。
所述控制导体线线芯为4×1.5或7×1.5的线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因这种复合低压电缆的本质是控制电缆包含在动力缆内,这样只将对应的控制线芯(4-7芯)加到动力缆内即可。对自身省去了原来的护套、铠装、护层及填充物,从而使制造成本大大降低,等效于用控制线芯替代原来的控制电缆。如带铠装的4芯控制电缆目前市场价10元/米,而1.5的单芯铜线仅1元/米,这样4芯只需要4元/米。相比单独的电缆节约6元/米,这样节约费用60%。
2、因这种复合低压电缆的本质是控制电缆包含在动力缆内,这样增大了控制电缆的安全性。控制电缆因线芯细,易在敷设或运行中受外力作用而损坏,将控制缆线芯加到动力缆中,对动力缆不仅替代了部分填充物,节约了制造成本,而且动力缆芯本身对控制揽也有保护作用,相对的护套、铠装均比单独控制电缆的护套、铠装强度高很多。这样,使的控制电缆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避免了单独敷设时因线芯细受外力的作用而易损的现象。
3、因这种复合低压电缆使动力缆与控制缆合二为一,省去了单独控制电缆的敷设从而敷设更方便,也减少安装费用,当然也减少了部分运输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符号说明:
外护套——1,钢带铠装——2,包带——3,绝缘层——4,填充物--5,动力导体线-6,控制导体线——7,配电室——8,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低压电缆——9,电动机接线盒——10,电动机——11,小段控制电缆——12,操作柱——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复合低压电缆,包括至少3根动力导体线6,绝缘层4、填充物5、包带3、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还包至少4根控制导体线7,所述各控制导体线7与动力导体线6都挤包有所述绝缘层4且都在同一所述包带3内,所述带有绝缘层4的各控制导体线7与动力导体线6之间有所述填充物5,所述包带3外挤包有所述外护套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所述包带3与所述外护套1之间挤包有钢带铠装2。
所述控制导体线7线芯为4×1.5或7×1.5的线芯。
所述绝缘层4材质为乙丙橡胶,所述外护套1材质为丁腈橡胶,所述填充物5材质为聚丙烯。
动力缆因加入了控制缆线芯,节约了相同体积的填充物。但自身因有控制电流,理论上可能略有微小的影响。因控制电流一般在MA级,对动力缆散热影响可忽略不计。
因控制电缆与动力电缆合一,对配电室8一端来说,没有什么影响(控制电缆与动力电缆一般出自同一间隔),但电动机11及接线柱13电缆终端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可能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低压电缆9扒开很长一段,然后再做电缆头分别接到电动机11及操作柱13上,那样既不安全,也不利施工。可将本实用新型的复合低压电缆9从配电室接出直接引入电动机11的接线盒10并将控制导体线7与动力导体线6接到接线盒10中不同的接线端子上,再通过小段控制电缆12连接接线盒10中控制导体线7的端子与操作柱13,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温度的保暖座垫
- 下一篇:帽子与太阳镜的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