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凸轮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7082.5 | 申请日: | 200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49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全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全乐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F16H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662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凸轮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替代机械传动中凸轮轴、曲轴和曲柄的一种圆形凸轮传 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传动装置中,为了使圆周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通常采用将转 动轴上设一个同轴的桃形凸轮:即凸轮传动,利用桃尖的凸出部位将顶杆顶出, 使凸轮传动的圆周运动转变为顶杆的直线运动。以公知的一种凸轮传动装置(中 国专利CN89211301.4)为例,其缺点是:桃形凸轮将顶杆顶出后,在没有自重 或者外力的情况下,这种装置中的顶杆只能有往无复,顶杆不能机械的自动往 复运动,和曲轴、曲柄传动一样生产制造工艺复杂。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替代曲轴、曲柄传动的一种圆形 凸轮传动装置,不仅具有桃形凸轮传动的同等效果,而且达到生产制造工艺简 单的突出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形凸轮 传动装置,包括连杆(1)和转动件(2),其特征是:在转动件(2)上设有圆 形凸轮(3),在连杆(1)中间设有导向件(4)。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到达下止点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以附图为实施例,在转动件(2)上设有圆形凸轮(3),转动件(2)顺时 针方向转动时,圆形凸轮(3)也随同转动件(2)同轴心顺时针方向转动。当 圆形凸轮(3)由附图中的下止点位置顺时针转动180°到达上止点时,连杆(1) 也同时向上运动到上止点。转动件(2)继续转动180°,圆形凸轮(3)也随同 转动件(2)由上止点转动到附图中的下止点,完成一个圆周运动,连杆(1) 就机械的完成一个上下往复周期,达到替代曲轴和曲柄传动的突出效果。为了 使连杆(1)按指定的方向作往复摆动,在连杆(1)中间设有导向件(4),迫 使连杆(1)机械的按指定的方向往复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全乐,未经张全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7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