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回油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6797.9 | 申请日: | 200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齐辉;孙佳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B62D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0727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油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子,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低压回油管。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中的低压回油管工作压力一般为0.5MPa~2MPa,低压回油管多以异形管的形式安装在汽车上。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低压回油管,一般采用的是单层缠绕增强结构,由内向外依次是橡胶层1、增强层2和橡胶层1,增强层2为方向相反的两层螺旋缠绕的纱线。
由于低压回油管工作压力有时要求较高,如果要提高所述单层缠绕的低压回油管的耐压性,只能依靠提高增强纱线的强度和提高纱线覆盖率的办法来解决。而未经硫化的低压回油管其纱线在制作异型管时,在弯曲处会移动,局部纱线覆盖率会增大或减小,并且在纱线覆盖率已经很高的低压回油管中纱线的移动会造成产品局部分层,导致低压回油管的废品率提高,或给低压回油管埋下安全隐患,导致低压回油管使用时容易发生爆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低压回油管,能够在提高产品的耐压性的同时,降低单层纱线的覆盖率,降低产品成型时的由于分层带来的废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压回油管,包括外层的橡胶层、中间的增强层和内层的橡胶层,其中所述增强层是由方向相反的两层纱线螺旋缠绕而成,所述中间的增强层分成两层且其间增设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增强层结构并且在两增强层结构中间增加了一个橡胶层,将原一增强层结构的纱线覆盖率分到两层中,从而降低了单层纱线的覆盖率,使低压回油管中的增强层可以使用细纱线,使增强层中的纱线在低压回油管中的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低压回油管可能由于纱线缠绕不均匀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中间橡胶层的使用,提高了纱线与纱线间的粘合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提高产品的耐压性的同时,降低了单层纱线的覆盖率,降低产品成型时的分层废品率,提高了低压回油管的安全性,并且总体产品质量进一步稳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等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一层承受压力的增强层分成两层,即保证了低压回油管的耐压性,又降低了每个增强层中的纱线覆盖率,降低了低压回油管在成型操作中分层带来的废品率。低压回油管的增强层在分成两层后,使得纱线在低压回油管中的分布可以更加均匀,降低了由纱线缠绕不均而给油管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的提高了低压回油管的安全性,并且总体产品质量进一步稳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等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单层缠绕的低压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低压回油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层,2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低压回油管,具体将现有技术中的三层管结构(参见图1)变为五层管结构(参见图2),是将原来的正反方向的两层纱线螺旋缠绕的增强层结构改为双层增强层2结构,并且在双层增强层2中增加橡胶层1。具体如图2所示,由内向外依次是第一层的橡胶层1、第二层的增强层2、第三层的橡胶层1、第四层的增强层2和第五层的橡胶层1。其中,第二层的增强层2及第四层的增强层2均是由方向相反的两层纱线螺旋缠绕而成。
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增强层中纱线的覆盖率总体有增加,但是有效降低了单层增强层2的纱线覆盖率,使得纱线在低压回油管中的分布可以更加均匀,降低了由纱线缠绕不均而给油管带来的安全隐患,有效的提高了低压回油管的安全性,也降低了低压回油管在成型操作中由于分层带来的废品率。而且由于中间橡胶层1的使用,提高了纱线与纱线间的粘合力,使油管的爆破强度增加,大幅提高了脉冲试验循环次数即耐疲劳,经检测本实用新型可达100万次,标准仅要求40万次。在生产方法上由有芯生产变为无芯生产,缩短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故总体产品质量进一步稳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等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未经阔丹-凌云汽车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7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开关的旋转编码器
- 下一篇:轮毂总跳度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