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矩形罐体的成型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56759.3 | 申请日: | 2009-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正太合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1/18 | 分类号: | B21D51/18;B21D43/00;B21D21/00;B21D11/10;B21D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矩形 成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罐体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小型矩形罐体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属方形罐体在制造中,有胀身、胀方、翻边等工序,各工序设备过于独立,需要人工操作的部分很多,劳动力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而且设备占用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压印机构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小型矩形罐体的成型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矩形罐体的成型设备,其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传送抱罐手,还依次设有定位单元、胀方单元、上翻边单元和下翻边单元。
所述抱罐手的数目为两组,其中一组抱罐手位于定位单元和胀方单元处的工作台上,另一组抱罐手位于上翻边单元和下翻边单元处的工作台上。
所述的两组抱罐手之间连接有该两组抱罐手同步运行的同步轴。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过程如下:首先罐体进入定位单元,由于罐体具有一条焊缝,通过定位单元对焊缝进行定位,使焊缝在后面的胀方工序中位于罐体的角部,这样可以使矩形罐体的四个表面保持平整,以免影响罐体外观。定位完成后由抱罐手送入胀方单元,完成胀方,并由抱罐手传送,待进入另一组抱罐手的范围后,另一组抱罐手将罐体一步一步依次送至上翻边单元和下翻边单元,完成罐体的翻边。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四个工位整合成一个整机,不但人工操作减少,节约了人力操作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体积相对于单机体积大大缩小,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小型矩形罐体的成型设备包括一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传送抱罐手2,还依次设有定位单元3、胀方单元4、上翻边单元5和下翻边单元6。所述抱罐手2的数目为两组,其中一组抱罐手21位于定位单元3和胀方单元4处的工作台上,另一组抱罐手22位于上翻边单元5和下翻边单元6处的工作台上。所述的两组抱罐手21、22之间连接有该两组抱罐手同步运行的同步轴23。
其中所述的上、下翻边单元5、6的结构相同,均有托罐机构和翻边机构组成,二者呈相互倒置的位置关系,这样就避免使用人工或机器翻转罐体的步骤。
首先罐体进入定位单元3,由于罐体具有一条焊缝,通过定位单元3对焊缝进行定位,使焊缝在后面的胀方工序中位于罐体的角部,这样可以使矩形罐体的四个表面保持平整,以免影响罐体外观。定位完成后由抱罐手21送入胀方单元4,完成胀方,并由抱罐手21传送,待进入另一组抱罐手22的范围后,另一组抱罐手22将罐体一步一步依次送至上翻边单元5和下翻边单元6,完成罐体的翻边。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四个工位整合成一个整机,使原来需要至少4个人工操作的工艺仅需要1个人工监视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正太合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正太合赢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7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W型项链扣自动成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纹牙圈一次成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