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持续补水空调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6500.9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4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宁;刘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建军 |
地址: | 315332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持续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扇,特别涉及一种可持续补水空调扇。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空调扇是结合空调与普通电风扇的优点生产出来的,它实际上是一个装有水蒸发制冷装置的电风扇,通过水蒸发吸热的原理制冷。相比于空调吹出的机器风和电扇导出的自然风,空调扇除制冷外,更有清新空气、清除异味的功能,且功率只有60-80W左右,价格也极具亲和力,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现有技术生产的空调扇一般只有一个水箱,为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用户加一次水后能使用较长时间,水箱里一般都加有较多的水,一般家用的空调扇水箱的容积都在八升左右。当水箱中的一部分水被水泵抽走参与水循环制冷过程后,又循环回流到水箱中,此时该部分回流水的温度经水循环制冷后已经下降,如果该部分回流水进入水箱中,由于水箱本身存有较多未经水循环制冷的温度高的水,则该部分回流水的温度会被水箱中的水中和,使水温下降并不明显。造成空气通过水蒸发制冷装置时,降温也不太明显,制冷效果较差。
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8年7月2日授权公告的,名称为“超薄型家用空调扇”,专利号为CN200720120974.9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空调扇本体,该本体又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风机和电气部件;所述壳体底部还设置有水箱,该水箱上方有水帘供水组件,所述壳体是扁平型箱体结构;所述壳体内的风机是包括至少两台并联或串联电连接的超薄型轴流风机的风机组件,所述各超薄型轴流风机布置在同一平面内或分别布置在相交成钝角的两个平面内;所述超薄型轴流风机包括轴流式叶轮和外转子电动机,该轴流式叶轮的轮毂与外转子电动机的外转子同轴固定成一体。
在该专利方案中,其采用一个水箱来蓄水,整个循环过程也是由水箱来完成。其就存在循环水温度被水箱原有的水温中和的问题,导致水循环制冷效果不好,降温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持续补水空调扇。在空调扇中设置蓄水装置,使供水量减小,进而使参与水循环制冷的水的温度不会被中和,但又会持续补充因水循环制冷蒸发掉的水。使制冷效果显著提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持续补水空调扇,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组件、水处理装置、与所述水处理装置相配合的蓄水装置、与所述水处理装置及蓄水装置相配合的水泵、及控制所述水泵工作的控制开关,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补水箱和供水盘,所述补水箱与供水盘配合连接向供水盘中供水。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补水箱设有补水孔、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孔的水盖组件,所述补水箱位于供水盘的上方,所述补水孔与所述供水盘相配合,所述供水盘与所述水盖组件相配合控制所述水盖组件打开或关闭所述补水孔;
所述水盖组件包括公连接件、锥形密封盖、设于所述锥形密封盖上的连杆、套于所述连杆上的弹簧,所述公连接件开有通孔,所述锥形密封盖盖于所述通孔上,所述连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所述连杆上、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公连接件上;
所述补水箱设有母连接件、所述公连接件与所述母连接件相螺纹连接或卡接以密封所述补水孔,所述供水盘中设有与所述连杆对应的顶杆;
所述公连接件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母连接件相接触;
所述水盖组件包括盖合于所述补水孔上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补水箱铰链接,所述供水盘上设有与所述密封盖相对应的顶柱;
所述供水盘中设有公连接件,所述补水箱上设有母连接,所述公连接件与母连接件相螺纹连接或卡接,所述公连接件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母连接件相接触
所述供水盘中容纳的水在1升至5升之间;
所述补水箱上设有加水口,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蓄水装置对应的加水门;
所述补水箱上设有提手,所述供水盘的上部成形有或设有隔离板,所述补水箱以及水处理装置穿过所述隔离板与所述供水盘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5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