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能表端子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56252.8 | 申请日: | 2009-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胡生;苏伟斌;邵丽红;尹建悦;黄健;陆允菊;张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乐利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南通华强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能表 端子 | ||
1.一种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它包括端子块(16)、接线端子I(1)、接线端子II(2)、接线端子III(3)、接线端子IV(4),其特征是:还包括锰铜片I(7),该锰铜片I(7)的两端直接固定在所述接线端子I(1)和接线端子II(2)上,所述的锰铜片I(7)与所述的端子座(16)形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还包括互感器I(10),所述的互感器I(10)的一次导体I(13)的两端直接固定在接线端子III(3)和接线端子IV(4)上,所述的互感器I(10)与所述的端子座(16)形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还包括锰铜片II(8),所述的锰铜片II(8)的两端直接固定在接线端子III(3)和接线端子IV(4)上,所述的锰铜片II(8)与所述的端子座(16)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所述的锰铜片I(7)由互感器II(11)替代,所述互感器II(11)的一次导休II(14)的两端直接固定在所述接线端子I(1)和接线端子II(2)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包括接线柱端子(5)和接线端子VI(6),其特征是:还包括锰铜片III(9),所述的锰铜片III(9)的两端直接固定在接线端子V(5)和接线端子VI(6)上,所述的锰铜片III(9)与所述的端子座(16)形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所述的锰铜片I、II、III(7,8,9)分别由所述的互感器I、II、III(10,11,12)所替代,所述互感器I、II、III(10,11,12)的一次导体I、II、III(13,14,15)的两端依次直接固定在所述接线端子I、II(1,2),接线端子III、IV(3,4),接线端子V、VI(5,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所述的锰铜片I(7)、锰铜片II(8)、一次导体I(13)的固定方式为直接焊接或铆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所述的一次导体II(14)的固定方式为直接焊接或铆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所述的锰铜片III(9)的固定方式为直接焊接或铆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电能表端子座,其特征是:所述的一次导体III(15)的固定方式为直接焊接或铆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乐利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南通华强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乐利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南通华强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62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