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管式沉沙井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5842.9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31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洋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管式沉沙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管式沉沙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泥沙是一个必需的工艺单元。目前,常用的沉沙设备有平流沉沙池、竖流沉沙池、曝气沉沙池等。一般需要相应的土建构筑物,且为了便于维护检修,常设两格沉沙池。曝气沉沙池还需要压缩空气。这些设备对于小型污水比如农家污水污水处理而言,投资较大,沉沙排除也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结构简便、造价低廉、使用方便的可在小型污水处理工程中作为沉沙功用的沉沙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由进水管、大小管接头、大管四通、沉沙管、管堵头、堵头旋盖、连接直管和出水管组成;其中,进水管通过大小管接头与大管四通相连,出水管通过大小管接头与大管四通相连,大管四通上、下两端分别为连接直管和沉沙管,所述沉沙管下面分别连接管堵头和堵头旋盖,所述连接直管上面分别连接管堵头和堵头旋盖。
作为优选,所述沉沙管为倒圆台形,且其内壁设有螺旋状凸棱。
作为优选,各部件均由标准PVC管件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管式沉沙井无需专用的土建构筑物,利用重力和螺旋离心力的作用进行沉沙作业,沉沙效果好,无转动机械,无需用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所有部件均由标准PVC管件组成,材料易得,造价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沉沙管的竖直方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由进水管1、大小管接头2、大管四通3、沉沙管4、管堵头5、堵头旋盖6、连接直管7和出水管8组成;其中,进水管1通过大小管接头2与大管四通3相连,出水管8通过大小管接头2与大管四通3相连,沉沙管四通上、下两端分别为连接直管7和沉沙管4,沉沙管4下面分别连接管堵头5和堵头旋盖6,连接直管7上面分别连接管堵头9和堵头旋盖10;沉沙管4为倒圆台形,且其内壁设有螺旋状凸棱11,所有部件均由标准PVC管件组成。使用时,需要作沉沙处理的污水,从沉沙井的进水管1进入大管四通3,由于进水管1直径明显小于大管四通3,待处理的污水因过流断面突然扩大,进水流速骤减,带入的泥沙因重力沉降作用下沉,由于沉沙管4为倒圆台形,污水会在其内壁的螺旋状凸棱上螺旋状逐级下沉,在重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污水中的泥沙在沉沙管4的下端沉积,定期或不定期旋开沉沙管4下端的堵头旋盖6,即可方便放出沉积的泥沙,经沉沙后的污水从出水管8流出,进入下一步工艺单元进一步处理。本管式沉沙井无需专用的土建构筑物,利用重力和螺旋离心力的作用进行沉沙作业,无转动机械,无需用电,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所有部件均由标准PVC管件组成,材料易得,造价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洋,未经杨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58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消防器材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