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5811.3 | 申请日: | 200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斯柏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7/00 | 分类号: | D06M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凌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三***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布 叠合 织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结构,特别是指一种运用网布叠合组成花纹及图样的植物结构,可配合应用于各式不同的衣物、服饰及装饰用品。
背景技术
追求时尚美感是人类的天性,人类长久以来不断地在衣物、服饰及装饰用品的材质、织法及花色上寻求新的突破与进化,一般习知的织物大都由棉、丝、布、尼龙、不织布、人造纤维等材质所制成,之后再依所需在织物上以印刷、染料、车缝、绣制或在制程中直接织入花纹的方式,来将相关的图案花纹或商标设置于织物之上,进而达到增加辨识度及美观的功效。
虽然一般习知的织物,可利用前述各种方式将各种图案花纹或商标与织物结合;但是由于图案花纹或商标设置于织物上之后,当使用者穿着时,其外观缺乏立体感及特殊性,而使其所欲强调的美观及识别性大打折扣,且一旦织物与花色图案结合后,图样型态则会固定,无法再进行其它变化,较不具有灵活自然的美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其可提升织物的美观度及识别性,兼具美观及舒适的实用功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包含一反射光源的反射层、一第一网布和一第二网布;第一网布由复数个可透光的网格编织而成,并叠合在反射层上;第二网布由复数个可透光的网格编织而成,并叠合在第一网布上,且其网格与第一网布的网格形成错位设置。
上述反射层由棉、丝、布、尼龙、不织布、人造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编织而成。
上述第一网布为棉网布、尼龙网布、弹性网布、混纺网布中的一种。
上述第二网布为棉网布、尼龙网布、弹性网布、混纺网布中的一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发射层上堆栈复数层网布组织,使上下网布层的网格间的角度错位,造成不规律的光线折射,从而在人类的视觉中,产生一种自然且不规律的花纹或线条,来提升织物的美观度及识别性,且借助上下网布层特定的角度错位,进一步显示出指定的设计图样(如商标图样等);本实用新型中的织物以叠合方式成型,多层的结构可强化整体织物面,而网布能达到透气的效果,可让使用者在穿着或使用时,兼具美观及舒适的实用功能,同时可减化习知技术中复杂的织法,且免除习知技术中的印刷程序,具有环保观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2b是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第一网布俯视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第二网布俯视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反射层 20 第一网布 30 第二网布
40 商标图样 50 衣服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的织物结构包含有一反射层10,反射层10的上端叠合有第一网布20,而第一网布20上端则叠合有第二网布30,此第一网布20与第二网布30皆由具有复数个可透光的网格编织而成,透过上下网布层的网格间的角度错位,使光源照射到本实用新型时,能将光源反射为复数种不规律的折射光线,形成各式花纹的视觉效果。
接下来请参照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剖面示意图一,图中可以看出反射层10的上端铺设有第一网布20,当光源投射到第一网布20时,会因为网格具有可透光的特性,使光源穿过第一网布20后通过反射层10形成规律的折射光线;此规律的折射光线投射到人类的视网膜时,则会让使用者看到第一网布20呈现出正常网格(没有变化)的型态,请参照图2b,本实用新型具网布叠合的织物结构的第一网布俯视示意图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斯柏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斯柏运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5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