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冲刷耐磨损的管道弯头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55210.2 | 申请日: | 2009-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7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唐雨东;张佳伟;陈利群;迟伯成;李鹏;钟真武;陈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7/0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范晓斌 |
| 地址: |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冲刷 耐磨 管道 弯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固体物料的管道弯头,特别涉及一种防冲刷耐磨损管道弯头。
背景技术
制造三氯氢硅和有机硅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坚硬且多棱角的硅粉。硅粉的输送需要大量的管路,而各段管路之间的接头则需要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弯头。
常规的简单弯头包括进口段和出口段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转向段。硅粉从进口段进入该弯头,并在转向段中改变其行进方向,使得硅粉最终沿出口段离开该弯头。由于硅粉在弯头的转向段处发生了行进方向的突然偏转,因此硅粉会对该转向段进行比较大的碰撞和冲刷,从而导致该转向段的磨损,进而导致原料泄露。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增大制造弯头所用钢管或钢板的厚度,以延长弯头的使用寿命,但这需要增加很大的建设成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避免硅粉等物料与弯头的易磨损处(即,转向段)进行直接接触,避免磨损,以延长弯头的使用寿命。
国际公布号为WO2008/000153A1的国际专利申请通过在弯管处设置垂直挡板和水平挡板,原料会在垂直挡板和水平挡板作用下自然堆积成一冲击坡。该冲击坡吸收了原料的冲击力,降低了对垂直挡板和水平挡板的冲击和磨损,从而大大提升了原料输送弯管的使用寿命。但是此结构的弯管仅适用于垂直进料的管路输送情况。若将该弯管用在水平进料且向下送料的场合,则不会形成上述的冲击坡,从而起不到上述的保护作用,相反在弯管内侧壁的棱角处会有较严重的磨损。
与WO2008/000153A1类似,授权公告号为CN2861695Y中公开的管道弯头同样仅适用于垂直进料的管路输送情况。
对于在授权公开号为CN207263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弯头,其进料口与出料口成明显的钝角,这在WO2008/000153A1和CN2861695Y也一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冲刷耐磨损的管道弯头,以避免物料与弯头的转弯处直接接触所造成的弯头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冲刷耐磨损的管道弯头,其具有更大的通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冲刷耐磨损的管道弯头,其制造简单,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制造技术、制造设备和/或制造产品。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冲刷耐磨损的管道弯头,其包括进口段、出口段和存储段。所述进口段和所述存储段由一个直管整体形成,所述直管具有以及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出口段位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并垂直于该直管的延伸方向从该直管伸出;这样,所述进口段被限定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出口段之间,所述存储段被限定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出口段之间。所述直管的第二端部处设有用于封闭该第二端部的盲板。
这样,该管道弯头整体上形成了一种类似直角三通的一端加盲板的结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防冲刷耐磨损的管道弯头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管道弯头不易磨损,使用寿命比一般弯头提高5倍以上,从而减少检修和维护的工作量,保证系统长期进行。
2)该管道弯头具有更强的通用性。一方面,该管道弯头不仅适用于水平进料的应用场合,还适用于竖向进料的应用场合,并且都能起到防冲刷耐磨损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进口段和存储段的功能可以互换,同一个管道弯头,既能适用于左侧水平进料,又能适用于右侧水平进料。这样,在布设管路系统时,就减少了所需要准备的弯头的类型。
3)该管道弯头可以利用现有的的直角三通的制造设备、制造方法或者直接利用已有的适当的直角三通,从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冲刷耐磨损的管道弯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物料沿水平方向进入该管道弯头。
图2示出了图1的管道弯头,其中物料沿竖向进入该管道弯头。
图3是图1的管道弯头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使用了圆形横截面的管道。
图4是图1的管道弯头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其中使用了方形横截面的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受所列举的实施例的限制,而是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5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脑电的人体感知电流阈值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煎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