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5197.0 | 申请日: | 200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汤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医疗器材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19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使用 避光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为人体静脉输送液体用的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避光输液有两种方式:一、采用传统的在普通输液器外层套黑色遮挡物,以达到避光效果,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且不容易观察滴液及输液情况;二、直接使用避光输液器,由于避光输液器一般采用聚氯乙烯、紫外线吸收剂、颜料等作为其主要原材料,将这几种材料混合后一次性挤塑或吹塑成形,然后组装成避光输液器。为了达到理想的避光效果,在进行材料配合的时候往往很难控制紫外线吸收剂与颜料的比例,达到了避光效果,往往会引起临床输液时脱色,也就意味着避光系统与药物产生了反应,无法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可是如果不脱色了,又达不到避光效果,起不到避光输液器的真正作用,因而缺乏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且操作简单的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和滴斗,瓶塞穿刺器连通滴斗的一端,滴斗的另一端连通有软管,所述的软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软管通过药液过滤器还连通有静脉输液针,所述的滴斗、软管和静脉输液针的管路结构具有内输液层和外避光层的双层结构。
所述的内输液层由软聚氯乙烯挤塑或吹塑制成,外避光层由无毒紫外线吸收剂、颜料和软聚氯乙烯等材料按比例调和后挤塑或吹塑制成,瓶塞穿刺器、流量调节器和药液过滤器均由不透光材料一次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采用外层避光层完全可以达到避光效果,由于外避光层与药液不接触,也就不用担心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更不用担心产品会自然脱色,达到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真正的有效性;并且临床操作比较简单,无需在普通输液器外层遮盖任何避光材料,能观察滴液与流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结构剖视图;
其中:1、瓶塞穿刺器;2、滴斗;3、软管;4、流量调节器;5、药液过滤器;6、静脉输液针;7、内输液层;8、外避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和滴斗2,瓶塞穿刺器1连通滴斗2的一端,滴斗2的另一端连通有软管3,所述的软管3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4,软管3通过药液过滤器5还连通有静脉输液针6,所述的滴斗2、软管3和静脉输液针6的管路结构具有内输液层7和外避光层8的双层结构。内输液层7由软聚氯乙烯挤塑或吹塑制成,外避光层8由无毒紫外线吸收剂、颜料和软聚氯乙烯等材料按比例调和后挤塑或吹塑制成,由于外避光层8与药液不接触,也就不用担心与药物的相互作用,更不用担心产品会自然脱色,达到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真正的有效性。瓶塞穿刺器1、流量调节器4和药液过滤器5均由不透光材料一次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临床使用时,将瓶塞穿刺器1与输液容器相连接,并将静脉输液针6与药液过滤器5连接紧密,防止漏液,用手轻压滴斗2将输液容器中的药液引入一次性使用避光输液器,排尽空气,在输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流量调节器4调节药液流量至需要的流速,以完成输液。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医疗器材总厂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医疗器材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5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玉质材料制成的杯子
- 下一篇:一种利用废弃油脂工业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