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软胶囊壳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4717.6 | 申请日: | 2009-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周洋;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洋胶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A61J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17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软胶囊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胶囊的模具,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生产软胶囊壳的模具,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胶囊也称软胶丸剂,它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物无溶解作用的非水溶性的液体或混悬液等封闭于胶囊壳中而成的一种制剂。
最早的软胶囊壳呈球形、管形、橄榄形等,食用者一般都需要直接吞咽服用该软胶囊,软胶囊经食道进入肠道,在肠道中对由软胶囊外皮释放出的药物进行吸收;上述服用方式对于吞咽困难或是口腔、食道有问题的病人来说,吞食软胶囊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吞咽负担,更会由于吞咽而加重口腔患者的疼痛感,而且药物经肠道被人体吸收后实现对口腔、食道患处的治疗,其疗效较直接作用于患处的效果相差甚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新近研发了带突起的球形、管形、橄榄形等形状的软胶囊壳,即在原有软胶囊壳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小突起;服用时,病人只要将软胶囊壳的小突起直接咬破,吸食软胶囊壳中的药物,药物就会由口腔直接进入食道,直接与位于口腔、食道的患处接触并对其进行治疗,其疗效显著。
现有技术中,上述软胶囊壳的小突起都为圆柱形,并与软胶囊壳的主体部分连成一体,病人将软胶囊壳的小突起咬破后必需一次性服用,但对于新生儿或是遵医嘱剂量需减半的患者,由于该带有圆柱形小突起的软胶囊壳主体和小突起为一体成型,所以在服用该类形状软胶囊一半剂量后,上述软胶囊内部的剩余药物无法实现密封,容易造成药物的浪费、污染及变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研制出了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软胶囊壳,使用时经咬破软胶囊的突起服用软胶囊内部部分药物后,可将所述突起盖盖在突起上,由于将所述突起盖的内部结构设计为可以实现与所述突起外部结构相套合的结构,所以可以通过突起盖实现将所述突起盖住,从而将突起上的药物出口(缺口处)堵住,实现了对软胶囊内剩余药物的密封。
为了完成对上述结构软胶囊壳的制造,需要设计与上述软胶囊结构相对应的软胶囊壳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制造利用所述突起盖将所述软胶囊主体内部剩余的药物进行密封的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软胶囊壳的模具,包括两个切向对滚的第一模具筒和第二模具筒,在所述第一模具筒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模腔,在所述第二模具筒表面上设置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模腔完全对合的第二模腔;所述第一模腔和所述第二模腔都分别包括一个主体腔室和一个突起腔室,所述主体腔室和所述突起腔室相连通;所述生产软胶囊壳的模具还包括两个切向对滚的第三模具筒和第四模具筒,在所述第三模具筒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模腔,在所述第四模具筒表面上设置若干个与所述第三模腔完全对合的第四模腔,所述第三模腔和所述第四模腔对合所形成的内部结构的最大内径大于所述突起腔室与所述主体腔室交界处的内径。
所述突起腔室与所述主体腔室交界处的内径和所述第三模腔与所述第四模腔对合所形成的内部结构的最大内径之差为软胶囊壳厚度的两倍。
其中,优选所述突起腔室的垂直高度为3~10mm。所述突起腔室呈锥形、截锥形或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生产带突起软胶囊的模具,该模具设置了四个模具筒,其中第一模具筒和第二模具筒用于制造软胶囊壳的主体腔室和突起腔室,所述第三模具筒和第四模具筒的设置则是为了制造与所述突起腔室外部结构相对合的突起盖部分;在所述第一模具筒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模腔,在所述第二模具筒表面上设置若干个与所述第一模腔完全对合的第二模腔,实现了经第一模具筒和第二模具筒切向对滚后软胶囊壳的主体和突起的成型;在所述第三模具筒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三模腔,在所述第四模具筒表面上设置若干个与所述第三模腔完全对合的第四模腔,实现了经第三模腔和第四模腔切向对滚后成型与所述软胶囊壳突起部分相对合的突起盖。使用上述模具制造得到的软胶囊,使用时经咬破软胶囊的突起服用软胶囊内部部分药物后,可将所述突起盖盖在突起上,由于将所述突起盖的内部结构设计为可以实现与所述突起外部结构相对合的结构,所以可以通过突起盖实现将所述突起盖住,从而将突起上的药物出口(缺口处)堵住,实现了对软胶囊内剩余药物的密封,避免了药物的变质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生产带突起软胶囊的模具,设置所述突起腔室的形状可以为锥形、截锥形或圆柱形,上述几种结构设置简单,便于模腔的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洋胶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洋胶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4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速通风柜
- 下一篇:一种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解熟化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