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4254.3 | 申请日: | 200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1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辛省委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省委 |
主分类号: | F24C3/00 | 分类号: | F24C3/00;C10J3/58;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00山东省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制 汽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村每年能够产生大约8亿吨的农作物秸秆,现有技术秸秆汽化炉所用燃料为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秸秆或其它植物,在炉内点燃,在密闭的情况下强制通风形成可燃性气体用于燃烧。其缺陷是;由于所使用的燃料为未经任何加工的秸秆或植物占用体积较大不够密实,燃烧过程中容易架空造成断火,燃烧时间太短,使用过程中以及加燃料的时候冒出大量烟气使人无法忍受,使用起来极为不方便,由于秸秆含水量太大燃烧过程中形成大量水蒸气及焦油,也容易产生断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避免汽化炉断火,使汽化炉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延长燃料燃烧时间,提高了燃料利用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包括:燃料桶、燃气灶、燃气炉,其中:所述燃料桶与所述燃气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燃料桶与所述燃气炉通过管道连通。
其中,所述燃料桶顶部设有给燃料加压的加压杆;所述燃料桶底部设有用于过滤炉灰的炉箅子;在所述燃料桶底部炉箅子下方设置有用于点火及出灰的排灰口;所述燃料桶下端一侧边连接有鼓风机,所述燃料桶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置有第一节门阀;所述燃料桶上端一侧设置有加放燃料的加料口。
其中,在所述燃料桶上端与所述燃气灶进气口及所述燃气炉进气口之间连接有净化器,所述净化器分别与所述燃料桶、所述燃气灶及所述燃气炉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净化器与所述燃气灶之间设置有第五节门阀;所述净化器与所述燃气炉之间设置有第六节门阀。
其中,所述燃料桶上端与所述净化器之间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燃料桶与所述排气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节门阀;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净化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第二节门阀和第三节门阀。
其中,所述净化器下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净化器下端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鼓风机连通,所述净化器与所述鼓风机之间设置有第四节门阀。
其中,所述净化器下端另一侧连接有排污口,该排污口由设置在其上的排污阀控制。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采用机制炭颗粒为原料,通过气化炉热解产生清洁燃气,提高了可再生秸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空气污染,使汽化炉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延长燃料燃烧时间,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节省燃料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所述机制炭汽化炉系统涉及能源技术领域,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焚烧秸秆带来的能源浪费和空气污染以及现有技术秸秆汽化炉使用过程中易断火,燃料燃烧时间太短燃烧不充分,易冒烟造成使用不方便,产生大量水蒸气及焦油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制炭汽化炉系统,充分利用可再生秸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使汽化炉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延长燃料燃烧时间,提高燃料利用率节省燃料资源。
该机制炭汽化炉系统包括:燃料桶101、燃气灶110、燃气炉117,其中:所述燃料桶101与所述燃气灶11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燃料桶101与所述燃气炉117通过管道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燃料桶101顶部设有给燃料加压的加压杆102,可及时给燃料加压使燃料更加密实又能起到测量炉内燃料多少的作用,有效解决了燃烧过程中燃料架空现象。在燃料桶101底部设有用于过滤炉灰的炉箅子104,在燃料桶101底部炉箅子104下方设置有用于点火及出灰的排灰口103,这样燃烧后的灰能及时的落下,而没有燃烧完全的燃料可保留在燃料桶101中继续使用,燃烧后的炉灰则可由排灰口103排出。在燃料桶101下端一侧边连接有鼓风机106,便于对燃料桶101内进行充氧,该燃料桶101与鼓风机106之间设置有第一节门阀111;燃料桶101上端一侧还设置有加放燃料的加料口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省委,未经辛省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4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排漂体
- 下一篇:炉、灶一体生物质燃料气化直燃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