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棉瓦用固定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4210.0 | 申请日: | 2009-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许河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河汀 |
主分类号: | F16B15/00 | 分类号: | F16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棉瓦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棉板材固定用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石棉瓦的固定用钉。
背景技术
因为石棉瓦本身的硬度较低,因此传统的钉子因为钉帽尺寸较小无法用于石棉瓦的固定,必须加装一大尺寸的承压片才可以。另外为了增加石棉瓦的固定牢固性,需要增加石棉瓦和固定钉之间摩擦力,以防止石棉瓦在事固定后因为其不具有较高硬度而容易出现固定钉脱落的问题,同时钉子固定处容易出现渗水而造成固定牢固度较差的缺陷。
中国专利ZL200620157884.2公开了一种新型通用石棉瓦专用钉,其具有一带螺纹的钉身和半圆形的钉帽,其钉身上套装柱状海绵体,以此达到防止渗水的目的。该专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钉身渗水的问题,但是其具有螺旋形花纹的钉身与石棉瓦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同时容易因为振动而发生钉子旋转并自行脱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消除钉子与石棉瓦间摩擦力较小的问题,能有效地防止钉子松动的石棉瓦用固定钉,其能够提高石棉瓦与固定钉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固定牢固性,并可降低钉本体对石棉瓦钉入部位的损伤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石棉瓦用固定钉,包括钉本体和固设于钉本体一端的钉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本体上分布设置有楔形摩擦部,所述楔形摩擦部成麦穗状排列设置在钉本体的表面,所述楔形摩擦部的尖端朝向钉帽方向。
具体地讲,所述楔形摩擦部的尖端凹陷于钉本体设置,所述楔形摩擦部的另一端凸出于钉本体设置,麦穗状排列的楔形摩擦部于钉本体上形成螺旋状沟槽。
所述钉本体上套设一垫圈,该垫圈的外径与钉帽的外径相当。
所述楔形摩擦部为多列平行螺旋排列设置结构。
该石棉瓦用固定钉采用钉本体上麦穗状排列设置的楔形摩擦部的方式提供较佳的钉入摩擦力。该楔形摩擦部具有凸出于钉本体和凹陷于钉本体的两端,借此增加该楔形摩擦部与石棉瓦之间的摩擦阻力,防止钉本体在钉入石棉瓦后的脱退,以增加脱退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石棉瓦用固定钉的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消除钉子与石棉瓦间摩擦力较小的问题,能有效地防止钉子松动,其能够提高石棉瓦与固定钉之间的摩擦力,钉入石棉瓦后不易拔出,提高固定牢固性,并可降低钉本体对石棉瓦钉入部位的损伤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石棉瓦用固定钉包括钉本体30和固设于钉本体一端的钉帽10钉本体上套设一垫圈20,该垫圈的外径与钉帽的外径相当。钉本体上分布设置有楔形摩擦部40,楔形摩擦部成麦穗状排列设置在钉本体的表面,楔形摩擦部为多列平行螺旋排列设置结构。楔形摩擦部的尖端42朝向钉帽方向,楔形摩擦部的尖端凹陷于钉本体设置,楔形摩擦部的另一端41凸出于钉本体设置,麦穗状排列的楔形摩擦部于钉本体上形成螺旋状沟槽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河汀,未经许河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42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阀
- 下一篇:一种超高强度插接式螺杆泵专用抽油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