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脑血管康复治疗舱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3626.0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0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明;刘永洪;温绍君;王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中;李达明 |
主分类号: | A61G11/00 | 分类号: | A61G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100142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血管 康复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心脑血管治疗仪的治疗舱装置。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专业领域,需要多科学联盟;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预防和治疗都相当困难;现在治疗此类疾病的仪器种类很多,但由于操作性复杂、方法性欠佳或技术上不成熟,导致此类疾病的长期治疗效果不理想。
现有一些利用医学和电磁学结合所产生的强力多频仿生电场的心脑血管治疗仪,它是根据一定规律变化电压、电流、频率和电波等重要物理能,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深层组织,结合治疗仪特有的低能量旋转磁场,4使人体自身的生物电场强大几百倍,所以极容易被人体组织和细胞所吸收,在人体内迅速产生微震动效应、体内热效应、生物电磁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这种治疗仪所产生的物理能效由于结构本身的缺陷只能作用于人体的某一部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这些治疗医器不能同时对多位患者实施治疗,大大降低了治疗设备的治疗效率,相应的就增加了治疗成本,从而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能利用变化电压、电流、频率和电波等重要物理能对人体全方位立体治疗,并且能同时对多位患者进行治疗的心脑血管康复治疗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治疗舱,包括主机和治疗舱,主机的输出端通过数据线与治疗舱的输入端连接,治疗舱为舱式结构,由舱底、舱体和舱顶组成。
舱底由模板层构成,舱体和舱顶均由内层、中层、外层构成,内层、外层为模板层,中间层为龙骨架,其中内、外层的模板层的外壁又铺设有装饰层。
舱体两相对内壁上分别铺设有钛金属板。
舱底上铺设有钛金属板,钛金属板上又铺设有绝缘毯,舱体内的钛金属板与舱底上的钛金属板通过导线连接,舱底上的钛金属板与治疗舱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且舱底与地面之间设有绝缘体。
舱体上设有舱门和窗户。
舱体内壁设有接口。
为了能更高效的传递主机所产生的交变电场,来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深层组织,结合治疗仪特有的低能量旋转磁场,使人体自身的生物电场强大几百倍,所以极容易被人体组织和细胞所吸收,在人体内迅速产生微震动效应、体内热效应、生物电磁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钛金属板的厚度为0.4-0.8mm。
为了更好的起到与地面绝缘作用,并且硬度高,绝缘体为玻璃钢墩。
患者在治疗舱内进行治疗时,为了使患者治疗过程比较舒适,治疗舱室内的舱底上均匀设置有座椅,为了配合治疗舱的低能量旋转磁场进行治疗,与座椅相配套的还设有针灸治疗笔,针灸治疗笔可以辅助进行治疗,且针灸治疗笔与设在舱体上的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心脑血管康复治疗舱,采用主机与治疗舱相结合,使主机所产生的局部交变电场放大形成空间三维交变电场,使患者身体能全面得到物理性治疗,同时本实用新型还配备了针灸治疗笔进行辅助治疗,达到了心脑血管康复治疗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主机的连接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电路原理示意图;
其中:1主机,2治疗舱,3输出端,4输入端,5舱底,6舱体,7舱顶,8模板层,9龙骨架,10钛金属板,11导线,12舱门,13绝缘体,14座椅,15针灸治疗笔,16窗户,17绝缘毯,18装饰层,19数据线,20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治疗舱,包括主机1和治疗舱2,主机1的输出端3通过数据线19与治疗舱2的输入端4连接,治疗舱2为舱式结构,由舱底5、舱体6和舱顶7组成,舱体6座接在舱底5上,舱顶7把舱体6顶部封接在为一体。
舱底5可以直接采用一层加厚的模板层8铺设而成,舱底5上铺设有钛金属板10,钛金属板10的厚度为0.4-0.8mm,钛金属板10上又铺设有绝缘毯17,且舱底5与地面之间设有玻璃钢墩绝缘体13,治疗舱2内的舱底5上设有座椅14,座椅14上设有配套的针灸治疗笔15,且针灸治疗笔15与设在舱体上的接口20连接,接口20与接地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中;李达明,未经王建中;李达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