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振动装置和硅胶体组合的热水袋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152759.6 申请日: 2009-06-12
公开(公告)号: CN201533891U 公开(公告)日: 2010-07-28
发明(设计)人: 杨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 杨兴明
主分类号: A61F7/08 分类号: A61F7/08;A61H2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33136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振动 装置 硅胶 组合 热水袋
【说明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袋与振动源和硅胶体组合的装置,尤其是能提供加热的振动,以用于消除腹部等部位脂肪或某些病理、生理需要的与振动装置和硅胶体组合的热水袋。

背景技术:

腹部等部位过多的脂肪,很多人都欲除之而后快,腹部本无过多脂肪,腰也较细的许多女性也担心腹部隆起,腰身变粗,因此很多减肥药物畅销一时,但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减肥减得脸上增加了皱纹,乳房不见了踪影。后来出现的局部去脂整形手术以及抽脂技术等,由于风险太多太大以及容易留下后遗症等,于是出现了局部消除脂肪用品,如收腹细腰振荡腰带等,但都功能单一,且成本价位偏高,基本都属于“阳春白雪”型产品。

几乎所有的人在不同时期都会遵医嘱或者听从长辈吩咐,或者自认为身体的某个部位要热敷,用热毛巾每拧一次毛巾管的时间很短,较麻烦,用普通热水袋开始则很烫,下面还需垫付上点什么,要想边热敷边在患处进行按摩,则几乎是不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加热的振荡消除腹部等部位过多脂肪的理疗保健用品,也是提供一种应多种病理及生理需要(如腹痛、腹泻、因注射产生的肿块、碰撞后的青肿、风湿、畏寒等)较普通热水袋更具有良好效果的振荡热敷的辅助医疗器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面是有缺口向下凹形且两头贯通槽沟(3)的热水袋(1),下面是有与热水袋(1)下面的槽沟(3)对应吻合,横断面为凸形条梗(2)的硅胶体(7),硅胶体(7)上的凸形条梗(2)能镶进热水袋(1)下面的槽沟(3)中,致热水袋与硅胶体完全吻合并且粘牢,凸形条梗(2)上有横断面为O形且两头贯通的孔洞(4),振动装置能置于孔洞(4)之中。热水袋整体可用包容固定袋固定在腹部等部位,也可以将热水袋下面的槽沟(3)改为仅容振动装置容身的凹陷,上面覆盖一层没有突起物的硅胶片,片状硅胶与热水袋底部粘牢并留一振动装置放进拿出的通道。热水袋底部槽沟(3)或者槽沟两头不通的凹陷可以增加为左、中、右三处,以增强作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加热的振荡较现有的不加热的振荡能更有效,更快地促使腹部多余脂肪分解消失,申请人这一发现就得以方便地造福于更多人。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所有需要热敷的部位,比用热毛巾、普通热水袋能更方便,更明显地加速局部血液循环,而且增加热敷部位的舒适感,从而达到病痛提前痊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半侧面(或者称斜面)俯视透视图,图2、图3是热水袋与硅胶体的接触面向上的俯视图,图4是塔形振动棒,图5是子弹形振动棒,图6、7、8是头盔披发人头形侧、正、反三面图形。图中1、热水袋主体;2、硅胶条形梗状突起;3、热水袋槽沟,或者槽沟与条形梗状突起接触应消失的槽沟部位;4、硅胶条形梗突起上横截面为O形的纵向孔洞;5、热水袋与硅胶平面部分应靠拢粘合的空隙部位(只为观者理解而存在);6、热水袋进水口;7、硅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上面是有缺口向下凹形且两头贯通槽沟(3)的热水袋(1),下面是有与热水袋(1)下面的槽沟(3)对应吻合,横断面为凸形条梗(2)的硅胶体(7),硅胶体(7)上的凸形条梗(2)能镶进热水袋(1)下面的槽沟(3)中,条梗(2)镶入槽沟(3)之后热水袋(1)下面的槽沟(3)与硅胶体(7)上的条形梗(2)完全吻合粘牢,两者平面之间的空隙(5)彻底消失,条梗(2)有横截面为O形,且两头贯通的孔洞(4)振动源能放入其中。在图2中,将与之吻合粘牢的硅胶体(7)拿开,并使异形热水袋(1)翻转朝上,使其向下的槽沟(3)朝上以便于观者理解,(6)为进水口。

在图3中,拿开后的硅胶体(7)朝上,其中(2)是横断面为凸形的条梗,(4)是条梗(2)中两头贯通横截面为O形的孔洞。图4、5、6、、7、8是本文推荐的宝塔形等五种振动装置的外形(其中人头宝塔身形、人头子弹形图形省略),这五种振动棒的电路与内部机械结构套用世面上已有的仿真振动棒,但外部形状的视觉观感与现有仿真振动棒毫无牵连,也可以套用宁波中大保健品有限公司能提供的一种长椭圆形酷似胶襄丸的有导线与外面的开关及电池电源盒连接的振动器作为振动源。

凡热水袋、硅胶体、振动源组合的对本实用新型非实质突破的改动,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明,未经杨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