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修补轮胎扎破孔的堵孔塞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52696.4 | 申请日: | 200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5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曹远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远鹏 |
| 主分类号: | B60C15/06 | 分类号: | B60C1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21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补 轮胎 扎破孔 堵孔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胎制品,特别涉及适用于汽车轮胎被扎破后的一种修补轮胎扎破孔的堵孔塞。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但是在驾驶行走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烦人的事情,其中如轮胎经常被路面上的铁钉或是其它的一些带尖锐物和针状刺物等被扎破,尤其是行走在凸凹不平和不干净的路面上,其轮胎经常被扎破,屡见不鲜。尽管这种扎破孔的形状不一,有裂口形、多角形、扁圆形和点孔形等;它们的外径不大,通常在10mm以下;但是,如不及时修补就会祸及扎破轮胎的内胆,导致不能使用。如要更换新的而抛弃扔掉扎破的轮胎,至少将造成上千上百元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修补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既不影响轮胎使用,又减少经济损失,而且具有修补效率快,维修费用低廉和使用十分方便的一种修补轮胎扎破孔的堵孔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修补轮胎扎破孔的堵孔塞,包括轮胎外壳和轮胎内胆,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外壳与道路路面接触的轮胎外壳外周面上的扎破孔处连接堵孔塞,所述的堵孔塞由堵塞孔、橡胶制塞柱和粘接层组成,以扎破孔最大外径尺寸的二分之一作为半径,在扎破孔处加工堵塞孔,与堵塞孔的大小和高度相配合地用橡胶材料加工一橡胶制塞柱,在橡胶制塞柱的外周面上遍涂粘接层,将遍涂粘接层的橡胶制塞柱压紧在堵塞孔内以粘接层将橡胶制塞柱与轮胎外壳粘接为一体,且橡胶制塞柱的外露端面与轮胎外壳外周面光滑平整一致。
所述的粘接层采用橡胶粘结剂。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于下:
首先,将扎破的轮胎取下,在被扎破的轮胎上量出扎破孔的最大外径尺寸,然后以扎破孔最大外径尺寸的二分之一作为半径,在扎破孔处用电动钻加工一堵塞孔,与堵塞孔的大小和高度相配合用制造轮胎的橡胶材料加工一橡胶制塞柱,在橡胶制塞柱的外周面上或是在堵塞孔内面上遍涂橡胶粘结剂的粘接层,将遍涂粘接层的橡胶制塞柱压固在堵塞孔内,使橡胶制塞柱的外露端面与轮胎外周面平整一致。稍等片刻,就可以进行安装使用。
综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修补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既不影响轮胎使用,又减少经济损失,而且具有修补效率快,维修费用低廉和使用十分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二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胎外壳,2、轮胎内胆,3、橡胶制塞柱,4、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它是在轿车中一个轮胎上的一个扎破孔处的修补轮胎扎破孔的堵孔塞;它的结构包括轮胎外壳1和轮胎内胆2,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外壳1与道路路面接触的轮胎外壳1外周面上的扎破孔处连接堵孔塞,所述的堵孔塞由堵塞孔、橡胶制塞柱3和粘接层4组成,以扎破孔最大外径尺寸的二分之一作为半径,在扎破孔处加工堵塞孔,与堵塞孔的大小和高度相配合地用橡胶材料加工一橡胶制塞柱3,在橡胶制塞柱3的外周面上遍涂橡胶粘结剂的粘接层4,将遍涂粘接层4的橡胶制塞柱3压紧在堵塞孔内以粘接层4将橡胶制塞柱3与轮胎外壳1粘接为一体,且橡胶制塞柱3的外露端面与轮胎外壳1外周面光滑平整一致。
图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它是在货车中一个轮胎上的二个扎破孔处的修补轮胎扎破孔的堵孔塞;二个扎破孔中的一个在轮胎外壳1的上部,二另一个在轮胎外壳1的下部。其余与实施例之一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远鹏,未经曹远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6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