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珠螺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2321.8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16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胜;杨进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滚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2 | 分类号: | F16H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文琦;杨本良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珠 螺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滚珠螺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滚珠螺杆装置中,通过螺杆与滚珠螺帽的配合,可将转动转换为线性传动。另外,再通过可循环作动的滚珠以及滚珠螺帽与螺杆彼此配合,来减少滚珠螺帽以及螺杆间的摩擦力,使滚珠螺杆装置在运行时更为平顺。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公知的滚珠螺杆装置A1包括一螺杆1以及一滚珠螺帽2,滚珠螺帽2套设并滑设在螺杆1上。其中,滚珠螺帽2具有一螺帽本体21以及一循环件22。循环件22设置在螺帽本体21的外表面,且循环件22分别与对应的滚珠通道连接,以形成一循环路径。因此,通过多个滚珠B在循环路径内滚动,可以使螺杆1与滚珠螺帽2进行相对螺旋运动,并使滚珠螺帽2是沿着螺杆1移动。
然而,在滚珠螺杆装置A1中,为了使循环件22可设置在螺帽本体21外表面,螺帽本体21必须先通过车铣加工等方式,来切削部分的螺帽本体21。但,这样不仅使螺帽本体21的制作方式变得较为复杂,且螺帽本体21切削掉的材料也会造成成本的浪费,进而造成滚珠螺杆装置A1的制作成本提高。
另外,由于循环件22并非对应滚珠B运动的切线方向设置,因此,也造成滚珠螺杆装置A1可能因滚珠B掉落而容易损坏且无法高速运转。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制作方式较为简单、可降低成本且维持稳定高速运转的滚珠螺杆装置,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方式较为简单、可降低成本且维持稳定高速运转的滚珠螺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包括一螺杆以及一滚珠螺帽。滚珠螺帽套设并滑设在螺杆上,并具有一螺帽本体、一第一循环件以及一第二循环件,第一循环件是沿着垂直螺杆的一轴向的一第一径向设置在螺帽本体内,第二循环件是沿着垂直轴向的一第二径向设置在螺帽本体内。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径向与所述第二径向彼此垂直。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滚珠螺帽还具有一循环通道,所述螺帽本体、所述第一循环件以及所述第二循环件分别设有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循环通道。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螺杆以及所述螺帽本体分别具有一螺纹槽,所述螺帽本体的螺纹槽与所述螺杆的螺纹槽对应形成一滚珠通道。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循环通道与所述滚珠通道共同形成一循环路径。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循环件以及所述第二循环件分别具有一导引部,所述导引部分别对应所述循环通道的两端。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循环件与所述第二循环件分别与所述螺帽本体卡合、胶合、锁合、扣合、嵌合或其组合,来固定。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滚珠螺帽还具有二定位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循环件以及所述第二循环件上。
前述的滚珠螺杆装置,其中所述定位件分别与所述螺帽本体卡合、胶合、锁合、扣合、嵌合或其组合,来固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滚珠螺杆装置是利用第一循环件是沿着垂直螺杆的轴向的第一径向设置在螺帽本体内,以及第二循环件是沿着垂直轴向的第二径向设置在螺帽本体内,即是第一循环件以及第二循环件设置在螺帽本体的肉厚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螺帽本体的制作方式,只需在螺帽本体上对应的位置进行钻孔,使第一循环件以及第二循环件可设置在螺帽本体内。借此,滚珠螺帽的制作方式较为简单,可避免切削制程造成材料的浪费,以降低滚珠螺杆装置整体制作成本。而且,滚珠螺帽的尺寸不会因第一循环件以及第二循环件而增加,因此滚珠螺帽的行程也不会被压缩变短。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公知的滚珠螺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滚珠螺杆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循环件、第二循环件与滚珠配合应用方式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螺杆 2:滚珠螺帽
21:螺帽本体 22:循环件
3:螺杆 31、411:螺纹槽
4:滚珠螺帽 41:螺帽本体
42:第一循环件 421、431:导引部
43:第二循环件 44:定位件
5:防尘组件 A1:滚珠螺杆装置
A2:滚珠螺杆装置 B:滚珠
D1:第一径向 D2:第二径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滚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全球滚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3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书刊机离合压机构
- 下一篇:用于液压机顶出缸的顶起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