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52251.6 | 申请日: | 200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149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蓬生;陈鹏晋;陈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壮丽印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64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导 套筒 镭射 圆形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镭射制版领域,主要为镭射镍版电铸配套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镭射镍版电铸圆形阴极筒的外侧均为全金属结构,其内侧为非金属衬层,使用时需对筒体非镍版覆盖的浸液部分表进行密封隔离,以防止电铸过程镍层直接附着于金属载板表面,密封隔离多采用宽幅专用胶带纸,操作繁锁,费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由于电极上置,相对而言,上半部的电流大,下半部的电流小,与电铸液的浓度刚好相反,液层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变浓,所以电铸拷贝的新镍版厚度均匀性有所提高;同时,由于阴极面积减少,电铸过程可大幅度减少裸露的筒体金属表面,减少密封隔离的面积,可降低操作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其包括一绝缘阴极筒,在所述非金属阴极筒的上部开设有环形槽,在所述非金属阴极筒的上部设有金属套筒,所述金属套筒嵌入所述环形槽内。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在所述金属套筒上安装有一对吊装耳。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在所述绝缘阴极筒内设有加强板。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所述金属套筒通过玻璃胶粘接在所述环形槽内。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所述金属套筒通过不锈钢螺栓与绝缘阴极筒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所述非金属阴极筒为工程塑料管材。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所述非金属阴极筒的厚度为10~15mm,外径为400~500mm。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所述金属套筒为不锈钢套筒。
所述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所述环形槽的深度为1~2mm。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阴极为金属套筒,金属套筒的位置处于非金属阴极筒的上部,其有效面积仅仅占圆柱外表面很小的一部分,所以阴极筒外表面平整度提高,镭射镍版粘贴在阴极筒上面的效果更平整,既提高复制镭射镍版的质量又减少对母版的损伤,同时,由于阴极筒的主体部分均为非金属材料,因此,操作时不需要对阴极筒体下半部裸露表面进行密封隔离,既延长筒体的使用寿命,又降低操作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传导上置套筒式镭射镍版圆形阴极筒,其包括一非金属阴极筒1,非金属阴极筒1可以为工程塑料管材,厚度为10~15mm,外径为400~500mm。在绝缘阴极筒1的上部环绕绝缘阴极筒开设有环形槽(图中未标示),环形槽的深度为1~2mm,在绝缘阴极筒1的上部设有不锈钢套筒2,不锈钢套筒2嵌入环形槽内,并通过玻璃胶粘接在环形槽内,通过不锈钢螺栓与非金属阴极筒1固定在一起,在不锈钢套筒2上安装有吊装耳3。在非金属阴极筒1内设有加强板4。
本实用新型根据金属导电的基本原理,通过改变导电阴极板形状从而有效的缩小阴极筒导电板面积,既确保传导效果,又提高组合后的套筒式阴极筒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壮丽印刷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壮丽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设备中装载溶液的大型槽体
- 下一篇:一种从草甘膦母液回收草甘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