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蚀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2043.6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501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邱密雄;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密雄;易峰 |
主分类号: | G05D23/00 | 分类号: | G05D23/00;G05D2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段成云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气体 加温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腐蚀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化学反应必须在合适的温度范围之内发生才能具有最佳的反应效率,因此,在化学工业中,经常需要采用加温设备对反应原料进行加温并使用一定的温控机制保持合适的恒定温度,以保证化学反应在较好的反应效率下持续发生;针对部分具有腐蚀性的反应原料(如腐蚀性的酸、碱等),加温设备还必须具备相应的防腐蚀性能才能正常工作。
普通的温控机制(如双金属片温控开关)采用简单的限值体制,即设定所需温度值,当温度低于该值时,温控开关接通加热管(片)的电源开始加热;当温度达到或高于该值时,温控开关切断加热管(片)的电源停止加热。这种温控方式的主要缺点在于被加热物的温度始终是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由低到高循环波动,温控误差比较大,通常使用的双金属片温控开关控温精度为±5℃。而且,在腐蚀性环境中,温控开关(双金属片温控开关)的工作可靠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腐蚀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防腐蚀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能精确控制温度波动,并且是安全耐用的化工气体原料加温设备,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使气体原料精确保持恒定温度(温度误差±0.5℃),设有多重保护机制防止气体原料过度加热导致事故,在保障设备防腐蚀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加温容器由金属(如钛合金)或非金属(如改性聚氯乙烯CPVC)防腐蚀材料制成,呈管状容器。容器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容器内设置石英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在容器内部有一由同质防腐蚀材料制成的小容器,用于放置温控开关,使其与腐蚀性气体隔离。
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温度数据传送到自控柜中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按PID(比例微分积分)算法处理,形成控制信号控制加热管的电压升降,以调节加热管的功率,将被加热气体的温度波动范围精确控制在设定值±0.5℃的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重保护体制防止过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容器内气体温度达到设定上限值时,PLC将控制加热管的电压降至0伏;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容器内气体温度持续达到或超过设定上限值5秒时,将发出报警信号;当容器内气体温度达到设定极限值时,温控开关将自动切断石英加热管的电源(以及进气泵的电源),停止加热管的工作以确保安全。
一种防腐蚀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防腐蚀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由进气口、出气口、加温容器、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小容器、温控开关、自控柜、PLC组成,进气口位于加温容器的上部,出气口位于加温容器的下部,加热管贯穿在整个加温容器的中间,温度传感器和小容器位于加温容器的一侧。
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加温容器由钛合金金属或改性聚氯乙烯制成,外壳使用防腐蚀玻璃钢FRP制成。
所述加热管是石英加热管,加热管接触气体的表面为石英材质。
所述温度传感器表面涂有聚四氟乙烯PTFE防腐蚀材料涂层。
所述放置温控开关置于小容器内,小容器由同质防腐蚀材料制成,同质防腐蚀材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防腐蚀材料涂层,温度传感器接触气体的表面喷涂防腐蚀涂层。
所述PLC置于自控柜中。
所述PLC连接加热管,PLC的控制信号控制加热管的电压升降。
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小容器位于加热管的下端一侧。
所述气体加温、控温设备制成管状形容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与同类产品相比,将温控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可靠性和安全性更好,容器壳体和发热器件都使用了高级防腐蚀材料,提供了高等级的防腐蚀性能,在化学腐蚀环境中持久耐用。本实用新型保障了安全生产和化学反应的最佳效率,可靠耐用,利于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腐蚀的气体加温、控温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体加温、控温设备加热26℃空气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体加温、控温设备加热15℃空气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密雄;易峰,未经邱密雄;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20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处理器及其程序的保密装置
- 下一篇:影楼的背景道具